他们研发出来的产品的生产工厂,各种问题同样得到解决了。
很好。
非常完美。
“还有,哈工大的毕业生,咱们可以借着合作的机会优先选择,哈工大自己培养的人才,跟学校沟通更容易,随着他们成长,厂里的技术实力也会快速提升……”
越听,宁俊涛就越兴奋。
“如果回去跟厂里的领导干部讨论,像之前那样出现扯皮的事,天知道要扯多久,到时候别又错过了机会!”
“那行,咱们再研究一下,晚上请张校长喝酒,打听一下学校的情况。”
“可别。先把方案确定了再找他们。”
宁俊涛没有反对。
两人直接回了招待所开始琢磨如何能更大规模地跟哈工大进行深度合作,从而绑在一起,利用哈工大的科研能力发展江北机械厂。
哈工大培养的人才,都是要输送到全国相关单位。
合作者,肯定优先享受人才分配,这样不仅能积累基础,也能积累人才。
第二天刘德宝带着江山机械厂的孙茂成等人回学校,得知对方的来意后,宁俊涛才意识到没有先回去跟厂里领导干部商量是多么明知的选择。
得知江山机械厂是为远程火箭炮而来,人家提出要使用哈工大的程控交换机、使用哈工大的数控系统,甚至连新增加的设备,都从跟哈工大有合作的哈一机采购……
那魄力,可比他们大多了。
“直接照他们的合作方案抄,然后再增加单兵防空导弹、近程防空导弹研发的合作就行了!”
感觉到了压力后,宁俊涛果断拍板。
“这样合作挺好的啊,生产单位需要技术研发能力;我们需要生产单位把技术转换成产品,合作是双赢的选择……而且,大家都是合作者,相互支持合作方的发展,那是应该的嘛。”
对于江山机械厂提出的合作方案,谢威是一点都不意外。
世界上永远不会缺乏目光长远的人。
尤其是这个年代中国的领导干部。
要不是他们长远的目光,在改革初期就对未来数十年进行了长远规划,中国也不可能在从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在短短不到百年,就引领整个蓝星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
“有个问题,合作时间长了,一旦合作方基础发展起来,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到时候要撇开我们单干……”
刘德宝着急地表示了担忧。
最开始校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