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长条形红木桌边坐着十二位董事,他们的表情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面无表情,有的则带着明显的怀疑。会议室前方的投影屏幕上,显示着“星海二期:智能化生态系统构建方案”几个大字。
毕晨站在演讲台前,西装笔挺,神态自若。只有沈白婕能看出他左手微微蜷缩的细节——那是他紧张时不易察觉的小动作。
“各位董事,星海二期不仅是一个项目的升级,而是对整个行业生态的重塑。”毕晨的声音沉稳有力,“我们提出的智能化生态系统,将打通数据孤岛,实现跨平台协作,这将是未来五到十年的行业标杆。”
一位年长的董事扶了扶眼镜:“毕总,这个方案的预算比一期高出三倍,投资回报周期也延长至十八个月。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这个风险是否过于巨大?”
沈白婕静静地坐在毕晨右后方的位置上,面前的笔记本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数据模型。在毕晨回答之前,她轻轻敲击键盘,将一组实时模拟数据传送到主屏幕。
“请允许我补充说明。”沈白婕起身,步态从容地走到演讲台旁,与毕晨并肩而立,“我们开发的预测模型显示,生态系统建成后第六个月即可实现盈亏平衡,较传统模式缩短百分之四十。这里的关键在于——”她切换幻灯片,展示出一张错综复杂却逻辑清晰的网络图,“我们建立的不是线性增长模型,而是指数级增长的网络效应。”
另一位女董事向前倾身:“沈小姐,我注意到方案中提到了与三家竞争对手的合作。你如何保证核心技术不会在合作中泄露?”
毕晨刚要回答,沈白婕已经开口:“我们设计了分层授权和区块链溯源系统,所有数据交换都将被记录且不可篡改。更重要的是——”她与毕晨交换了一个眼神,毕晨微微点头,她继续道,“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我们持续迭代的能力。即使有人获取了当前版本,我们早已进入下一个研发阶段。”
这番话说得从容不迫,既展示了技术保障,又表明了战略自信。几位原本皱眉的董事表情缓和了下来。
问答环节持续了近两个小时,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有时是毕晨主答,沈白婕补充数据;有时是沈白婕解释技术细节,毕晨阐述商业逻辑。他们就像配合多年的交响乐手,无需乐谱提示,也知道何时该谁进入,如何和谐共鸣。
当最后一位董事放下提问的话筒,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董事会**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