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码数十间,但却还不够完全建造得起这一座高楼?
而且仅是一座楼就这么高昂的造价,那眼前这一整片街市又该耗费几何?
李奕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小块剥落的灰渣,轻轻搓揉了几下:“水泥初次试制之料,杂质多,易皲裂。真正可用之水泥,配方与烧制,才是关键。”
“不过如今烧制的代价极高,若非急着赶工营建龙津街市,绝不可能把这些新奇玩意给用上。”
李二娘静静听着,不免思绪涌动。昨日商队进城的路线,走的是西水门那边,货船直达内城的汴水码头。
虽然也见到了东京城内大兴土木的场面,但与眼前龙津街市的景象却截然不同。
所有建筑布局规整,仿佛被无形的线丈量过。精密的规划、巧妙的构思,都远超她的想象。
李二娘心中惊叹,原来街市还能这般营建,若真等到完工之后,龙津桥一带又该是何等的盛况?
众人停驻片刻,又继续向前行去。
李奕一边走,一边介绍道:“此番营建,非独为朝廷门面,更为开商贸繁华之路。罗城也将会实行全新的管理制度,坊的建制依旧保留,但不再以坊墙相隔。”
“坊之下以厢划分,而厢之下又有社、街、市同等并列。社可看作居住区,街则是商业区,市主为大宗贸易。社、街又互为补充,以方便百姓日常采购。”
“罗城内的耕种田地、柴灶作坊,也会尽量集中在一起,畜禽养殖、活畜宰杀同样加以限制,农工、街社、市集等各分其责,务求从根本上杜绝杂乱无章、人畜混居的弊端。”
“当然,这些只是长远的规划设想,短时间内肯定无法完成。但饭要一口一口吃,事也要一件一件办,总会有翻天覆地的那一日。”
说到这,李奕长舒一口气,望着周围忙碌的景象,心中不由得升起几分成就感。
除了上战场砍人之外,起码自己在别的方面,也为这个时代的发展,做出了一点微薄的贡献。
李奕收敛思绪,继续领着李家兄妹向前,直至走了一两百米过后,平整光滑的水泥路突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的夯土路面。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述,忍不住开口问道:“李将军,这后面的路为何不用水泥了?”
李奕摇头笑道:“并非不用,而是用不起。暂时只能修得起龙津桥两侧这近百丈的水泥路面。而且水泥的原材料也不够了,要不是赶上朝廷大肆扩建京城,调集了周边数十个州县的人力物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