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们不敢多言,连忙把碾好的灰石,重新再研磨一遍。而那些还没碾的石头,则拿去低温窑炉中再次烘烤。
李奕起身,望着眼前的几座“水泥窑”。
他心道:都说火是人类进步的根基,仔细一想这话很有道理。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科技的进步,少不了在“烧火”上面做文章……哪怕是工业革命,同样离不开“烧火”。
如果改进这些窑炉的设想,最终取得了一定成果。
不仅只是钢铁和水泥……如陶瓷、玻璃等东西,以及其它的耐火材料,其实也可以用得上。
……
在背风的山丘后,有一圈夯土墙围起的院落。
三间石屋以“品”字形排列,屋顶覆着轻薄的木板——若是不小心发生爆炸,不至于造成太大的破坏。
屋内,左从覃正指挥学徒将硝石、硫磺和木炭分罐研磨。
见李奕进来,这位“炼丹大师”擦了擦额头的黑灰:“老道按那‘一硝二磺三木炭’试过,但烧灼的速度总不能稳定……”
李奕闻言,将一块硝石从麻袋里抠出来,拿在跟前仔细瞧。
他知道硝酸钾这种化合物应该是类似盐巴的晶体。
手里这石头一般的玩意灰不拉几的,也不知道有效的物质究竟有多少。
按照他设计的流程,硝石在被锤碎后,在木桶里掺水搅化,用滤豆腐的纱布过滤出水。
过滤过的水被倒进大锅里熬煮、烘干,最后炒出来一堆像盐巴一样的小颗粒。
再让人拿竹编的筛子来筛选分类,分别混合大概数量的木炭和硫粉来试验。
混合的时候比较麻烦,干燥后的原料搅重了会自燃,不搅均匀又怕混合得不好。
但最难的还是试验配方,要一点点的试,一点点的修改,而且影响燃烧速度的因素很多,短时间内很难出什么成果。
但李奕也并不着急,反正一切都是尝试,成功了自然是好事,不成的话……那就继续慢慢来呗。
左从覃捋了捋胡须,沉吟道:“暂时这黑火药还达不到李都使想要的效果,但比之官府那等只能用来放火的药粉,倒是要胜过许多。”
“而且这过滤提纯、研磨配比之法,实在是精妙的很。以前老道我伏火炼丹时,虽也能产出一些火药来,但极不稳定,时常有雷霆爆燃之险。反倒是李都使给的这法子,隐隐降伏住了此物。”
听到这话,李奕其实很想告诉左从覃,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