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下的虎狼之师,打起仗来确实很猛,寒锋所指,摧城拔寨,所向披靡,端的是国之利器。
可嗜血的本性却难以收敛,既想让他们奋死效命于前,又指望他们秋毫无犯于后,确实是不太现实。
见皇帝迟迟不语,王溥顿时有些急了,恳切道:“前几日寿州传来奏报,赵晁屠戮了唐军的三千余降卒。而后一直固守待援的寿州唐军,便立马出城夜袭我军营寨,这分明就是杀俘之事,激起了唐军孤城死战之心。”
“若再不严令各部约束士卒、禁绝杀掠暴行,只怕到时淮南各地百姓揭竿而起,让我朝大军陷入不利境地。”
关于赵晁杀俘的事情,近侍大臣们颇有微词,私下里有不少人谏言,让皇帝严惩赵晁。
然而柴荣却另有考虑,对赵晁并没有什么责罚,只是让人去警告了他几句。
至于为何……
一来是先前周军在正阳大败南唐刘彦贞率领的援军时,赵晁领兵跟着李重进作战,协助击溃了唐军的先锋,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二来则是杀俘这种事,对于五代的武夫们来说太常见了。
若是因此而对赵晁有所责罚,其他的那些将领们,纵然嘴上不说什么,可心里难免会有异议。
“唉!”柴荣轻叹一声,“那便依王卿的意思,派人去督促各军,严令约束部众士卒,勿要劫掠伤害百姓。至于各地投降的唐军……让人把他们全都集中起来,交由行淮南府事的李谷去安置。”
这一刻,柴荣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很难当。
王溥这些大臣们只要提建议就行,但他这个皇帝需要考虑的就多了……手下的骄兵悍卒们有些时候并不一定能按部就班的去完成指示。
很多时候,只要在大方向上不出什么差错,柴荣也不太愿意追究这些事情。
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话:时间不等人呐!
统一天下的机会,或许转瞬就逝,柴荣等不及要去实现心中的大志,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舍弃一些东西,付出一定的代价。
几朝几代累积下来的弊病,只能等天下彻底安定之后,才能腾出手来慢慢的梳理。
“对了……”柴荣想起什么,眺望着远处,开口道,“之前从东京传来奏报,说是王朴对扩建京城之事,有了新的章程。朕当时准了这事,这几天可有新的奏报发来?”
王溥应道:“京城倒是传来了不少的消息,但多是一些不太紧要的事,关于工程营造却是没有什么奏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