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鼾睡?
根本没有放着近的不打,却舍近求远的道理。
所以,这次明面上是闪击三军。
实际上,最强横的火力包括蓝方所有空中单位,都被调到了南部。
以此来遏制红军的部署。
攘外,必先扫除附近的威胁。
蓝方和南部红方的推演,直接到了高潮阶段。
陈默根据地空监控,根据裁判反馈电子终端的可视情报,不断调整蓝方主战师团的动向。
若说建造沙盘,他确实没什么优势,前世自己也没能进入野战一线单位,这点没什么不好承认。
但要说打仗,那以前看过那么多跟战役学相关的资料,可不是白看的。
无论如何,支撑一场台上谈兵还是没问题。
此刻,陈默的脑海中,出现了三个方向战役群的推演走势,从平原到高地,到沙漠,再到沼泽。
精确的把握每一分兵力,根本不给对手喘气的机会,指挥节奏异常狂暴。
起初,给陈默当裁判的干部还能忙得过来,无非就是报个点,报个信息而已。
可打着打着,裁判就出现跟不上节奏的情况。
毕竟,作为指挥官,陈默只需要下令从哪走,什么时候发动攻击。
但裁判却需要衡量这个命令合不合理,规定时间内是否能做到,还要时时刻刻关注其他地方的战况,开放更大的侦察权限。
眼瞅着跟在陈默旁边的裁判,忙的就差脚不沾地,恨不得生出四条腿,在四个区域内奔走,互换情报。
老校长李亚钟摆摆手,没有用中培的干部,而是挑了两个校务的军官过去协助裁判。
而呆在现场的中培学员,一个个也不困了。
众人双眼瞪得溜圆。
听着三个裁判实时记录陈默的战情通报,兵力部署,闪击机动,作战成果。
沙盘推演听起来容易,实际上,这东西是既枯燥,又难度极高。
推演涉及了时间和空间范畴,兵力部署方面,以机动举例,每一个代表战术单位的旗帜,机动速度和可利用的国道,高速,都具备客观因果关系。
再具体一些。
比如,机动面临什么地形,能不能按照出战方通报预定时间,运动到位。
携带的油料给养是否能够支撑补给。
敌方是否对机动做出打击,如果打击,会延缓进攻方多少速度,撤销多少火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