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俊口若悬河,说出了一番合作共赢的大道理。
投资商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有人提出来:“张市长,我们要的是那块地皮来开发商业地产,你却让我们开发成历史文化街区?这是你们想要的,不是我们想要的。你们想着,拿我们的钱开发老城区?这算盘打得也太响亮了一些吧?”
张俊笑呵呵的道:“各位老总,你们理解的商业街区是什么样的?如果让你们一千多亿,在一个偏远山区建摩天大楼,你们觉得有收益吗?肯定没有,是吧?”
他也不等别人回答,接着说道:
“要想开发商业地产,除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之外,你们在选择地段上,是不是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人流量与易达性;二是区域集聚效应与竞争环境;三是政策支持与发展潜力;四是法律法规与基础设施;五是消费购买力与目标市场匹配。”
商人们听得频频点头称是。
张俊说道:“你们之所以看中学宫片区,也是看中了那边的人流量密集,以及发展潜力。那我跟你们说,一座城市,或者说一个商业区的规划,一个商业小区的设计,会不会做到全是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那样的城市,你们会喜欢吗?那样的小区,你们能卖得出去吗?不行吧?你们得在高楼之间,穿插一些花园景观,做一些绿化,还要做配套的设施。小区需要美观,城市也是同样的道理。”
众人面面相觑。
张俊大声说道:“步行街商圈,如果一眼望去,全是密集的高楼大厦,没有一点缓冲地带,没有一点可供游客行人歇脚休息的地方,那这样的城市规划,无疑是失败的。各位见多识广,一定去过很多发达国家的发达城市。在纽约曼哈顿区,有一座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中心公园,当然了,我说的并不是全球最大的公园啊!这座城市中心公园,相当于45个足球场或10个时代广场。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他们拿出这么多的土地,建了一座非营利性质的公园。难道他们不知道把这块地开发成商业街吗?”
所有人都陷入了思考。
张俊说道:“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在市中心建那么大的花园,但是我们可以开发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把它打造成商业街附近相对静谧的休闲场所,在快节奏的城市压力下,有一片可以过慢生活的区域。这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是有益的。这片历史文化街区的存在,也将带来大量的游客,这些游客,又会成为商业街的消费人群,这是共赢的局面。”
“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