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了!”后面的人继续应。
“晨夕……过沟来……”
“过来了。”
“晨夕……冷了……穿衣来……”
“穿上了!”后面的人声音更加哄亮。
“晨夕……过埂子来……”
“过来了……”
到了庄门,玉娘就喊:
“晨夕……进庄门来……”
“进来了……”众人也跟着进了庄门。小伙伴们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能笑……严肃点……”玉娘指着身后的小孩:“笑着不灵了……”
众人都安静了下来。
此时的玉娘就快步走到面柜前,熟练取下红布条,在晨夕的头上晃荡上三晃。再快速从红布中取出碗仔细看看,如果面少了,说明揽了一魄。再把面填满,继续第二次,第三次。
就这样连续重复三次,每次面都少了些,说明揽魄成功。如果有一次面不少,还是满满的,第二天黄昏继续揽。
三次过后,晨夕揽魄成功。人们就纳闷,为什么碗里的面就少了呢?玉娘说:
“孤魂野鬼吃掉了……”
最后,揽魄回来碗里的面必须让晨夕吃了,碗中央的红布条要用针线缝在晨夕最贴身衣服的胳老洼(腋窝)哩。
晨夕的眼睛还是一条缝,不过没那么疼了,人也精神了许多,活蹦乱跳的。
晨夕的脸上渐渐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玉娘开始准备着做黑饭(晚饭)。
玉娘转身步入厨房,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斑驳的灶台上,给这简朴的空间镀上了一层温暖的橙黄。她轻手轻脚打开布袋,抓了两把金黄的小米,细细淘洗,水流带着米香潺潺而下,宛如山间清泉。
随后,玉娘从灶旁的篮子里取出今天采集的甜莱叶子,青翠欲滴的猪耳朵(车钱草)、还有些鲜嫩的黄花花,她一一洗净,仿佛每一片叶子都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甜菜叶子把直杆杆留下,大叶片取掉,切成段和猪耳朵等起放进滚水锅里掠熟。
然后放上蒜泥,葱花,醋,盐拌匀,一大盘美味可口的凉莱就可上桌了。
灶火被点燃,蓝色的火苗舔舐着锅底,渐渐化为熊熊烈焰,锅里的水开始沸腾。将淘好的米加入锅中,盖上锅盖,让一切在蒸汽中慢慢酝酿,然后放入切好的山药(洋芋)块块,等山药(洋芋)煮烂和小米混为一体,玉娘就开始手抓着干面往锅里拌,搅拌成均匀的糊糊状,调上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