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凤芝长大了,是妈妈的小帮手了。累不累?”唐植桐笑眯眯的摸摸妹妹的脑袋,做了好事就得表扬,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虽然凤芝有时候给人一种不懂事的感觉,但比起刚才堵在胡同口的小崽子们,已经在行为、道德方面甩他们八条街了。
“累,胳膊疼、腿疼,哪都疼。”凤芝揉揉胳膊,又跺跺脚,一副很辛苦的模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知道累是好事,以后无论在吃的方面,还是用的方面,都要知道珍惜、节约。”唐植桐弯着腰,捧着凤芝的脸一阵搓揉。
“我顿顿吃的精光,从来不掉饭粒。”凤芝感受到哥哥心情好,自我表扬道。
“嗯,你做的很对。不过,穿衣服方面,为什么你会嫌弃有补丁的衣服?你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是咱妈一针一线给你缝出来的,你如果嫌弃的话,咱妈得多伤心啊,对不对?”唐植桐防微杜渐的教育道。
凤芝已经有了一点要面子的心思,虽然不是那么明显,但依旧要防患于未然。
“哦。”被说中心思的凤芝这会儿有点不情不愿了。
唐植桐赏妹妹个脑瓜崩,不再理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布票将大幅度缩水,人人补丁是常态,即便凤芝再不情愿,也会乖乖的穿上带补丁的衣服。
补丁啊,也就是四九城只在这几年穿,等后面形势好转,立马会增加布票的供应,其他地方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得穿补丁衣服到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农村更滞后,唐植桐记得港县回归那年自己还在穿补丁裤。
“那边收拾利索了?”破家值万贯,张桂芳知道搬家在即,今儿在家收拾了一天了,将一些小零碎的东西尽可能的装在箱子里,方便运输。
“嗯,文文,你给咱妈说说新家的情况。”唐植桐把解说工作让给了小王同学,既是让婆媳俩增进感情,也想从她俩嘴里听听新家还有哪些不足,回头再暗地里改善一下。
小王同学一说起新家来,凤芝也不噘嘴了,赖在嫂子怀里听她讲着新家的各种便利。
凤珍也差不多的情况,手里的笔也不动了,竖着耳朵偷听。
“想听就过去大大方方听,学习不差这一会儿。等搬过去,你和凤芝住西厢房,到时候再给你们买两张书桌。”唐植桐将挎包放在方桌上,推了一下凤珍的肩膀。
这一推,把凤珍推了个大红脸,不过她是个听劝的,盖上笔帽就凑了过去。
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