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下挖就是地窖顶部的青膏泥。
与蔬菜的健康成长比起来,唐植桐更看重地窖的防水。
不过唐植桐也没亏了将要在这边安家落户的蔬菜,将在玉泉山薅的草木灰和排泄物、转河薅的淤泥、押运处薅的泥土混合均匀,一股脑的都扔在了自家院子的坑里,并做了平整。
这个平整也很讲究,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趋势,因为整个院子的排水口在院子的西南角。
尽管手上很干净,但做完这一些,唐植桐还是满意的拍了拍手,仿佛手上沾了多少泥土似的。
看着眼前的杰作,唐植桐竟然觉得以后做个农场主也不错,这可比机械省时省力多了。
弄完地,唐植桐又开始折腾下水道。
搬到这边来,小两口就不适合继续住西厢房了,在四九城四合院里有条规矩,家里的老人、长辈住正屋,长子住东厢房,次子或女儿住西厢房。
即便不是自家宅子,很多地方也延续了这条规矩,所以崔莺莺即便去了普救寺,依旧是住在西厢房。
唐植桐首先在东厢房的墙面底部开个孔,直接通到地下,然后比照孔的位置,开始挖沟,并在沟底铺设城墙灰用以防止生活污水渗漏,接着用城墙砖朝着院子西南角的方向铺设下水道,在做完下水道两侧的放水后,最后再把泥土覆盖上。
院子西南角院墙原本的排水孔不变,下雨时用来向外排水,下水道的排水则在院墙上单独挖,从地下连接渗道。
做完这一切,唐植桐又将目光对准了西耳房,他打算将西耳房继续当成自家的洗澡间,并将这个计划在前天就告诉了万善,请他将西耳房的地面抹上一层水泥。
万善自然满口答应下来,而且当天就给办了。
除了地面,他甚至将墙面也给抹了,这样一来,防水性能大大增加。
东厢房和西耳房都做隐藏式下水道,排水问题是解决了,但这样一来显得有些不太协调,自己和小王同学倾倒生活污水是方便了,但母亲和妹妹依旧不方便啊!
一不做二不休,唐植桐索性给所有房间都搞上了下水道,不过正房和西厢房的排水孔没有安置房内,而是在屋门口垒了两个小水池,水池连通着下水道,出门、抬手将污水倒入水池,污水自然就顺着下水道排出去了。
日积月累,小水池肯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堵塞,但这都不是事,谁让唐植桐有外挂呢?可以随时化身为下水道疏通专家!
鼓捣好排水,唐植桐依旧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