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搬走了,一点街坊情分都不讲,少个三五个茄子、丝瓜啥的,那什么公司还能知道?”一听唐植桐不配合,这位说话也阴阳怪气起来。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给你了,让人家化工原料公司怎么看?人家因为这事不给我找房了,你去给我找?”见她越说越过分,唐植桐从口袋里掏出烟,分给周围抽烟的街坊,让他们下意识的站在自己这边。
拉拢一批,就不用再给这种人留脸了,给三分颜色就敢开染坊,这还是她不知道自家有存粮,若是让她知道,还不得带头把自家给抢了?
抽着唐植桐给的烟,有人站出来和稀泥,依旧是远亲不如近邻那一套。
也有人站在旁边看热闹,没有人替这位帮腔。
这位想占便宜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臊眉耷拉眼的回了家。
跟街坊们谈笑几句,唐植桐到底是没有透露自家新家的位置,张口就是化工原料公司那边还没给准信儿。
嫉妒会让人面目全非,自家无非是比街坊们多了一点菜就招来眼红,若是让他们知道自家以后住皇城里面,还指不定惹出什么风波呢。
眼瞅着在这边住不了几天了,唐植桐不想招惹这种麻烦。
小王同学是笑着下班的,因为她在下班前接到了杨琳的电话,两首儿歌已经被录用,稿费今天发出,明天就能收到。
而且在央广站台并重复播放《采蘑菇的小姑娘》后,有很多听众来信,杨琳拆了一部分,大都是为词曲作者鸣不平的。
一到家,小王同学就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丈夫。
“那敢情好,咱距离还清欠款又近了一步。”唐植桐说了,也掏出了吴佳明寄给自己的稿费单。
“你给《军艺》投稿了?”小王同学接过去看了一眼打款单位,问道。
“估计是吴叔叔从他们单位寄出的时候留的我的名字,《军艺》编辑部把稿费寄到了军乐团,吴叔叔又转寄给我的。”想到这一茬,唐植桐有些感慨,人与人之间的格局相差太大了。
通过《军艺》发声是叶志娟托吴佳明帮忙,漫说吴佳明收了唐植桐操刀的这篇文章的稿费,就是再收下叶志娟或唐植桐的谢意都在情理之中。
可人家偏偏就没这么干。
而唐植桐来到这年代的第一篇投稿是交给的黄干事,那次也是有稿费的,他拿着报纸炫耀了好几天,不光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连根最廉价的经济烟都没给自己一颗。
“那咱们拿着不合适吧?”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