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攒钱,最少也得攒十年才能买得起,而且即便是咱买得起,到时候也不一定有人会卖。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见母亲松了口,唐植桐喜上眉梢,刹停了自行车,因为到了。
“是这个道理。到了?”张桂芳从自行车上下来,打量着大石作胡同,路面是经过硬化的,下雨也不会有泥巴粘脚,这边的院子一水的青砖黛瓦,看着用料很扎实,也很协调。
“对,就这个院子。”唐植桐给母亲指了一下带有两个抱鼓石的黑色大门,随即登上台阶敲起了门。
张桂芳看着大门有些感慨,作为土生土长的四九城郊区人士,她知道抱鼓石和台阶是有着严格的身份限制的,身份越高,台阶越高,抱鼓石的花纹也越复杂。
孟庆丰临走之前跟值班人员打过招呼,人家一看是唐植桐,立马把大门给敞开,一副任由参观的模样。
唐植桐笑着给他递了颗烟,锁了自行车,带着母亲进了院子。
“妈,这边看着破旧,其实用料挺好,回头咱再慢慢收拾。”这个院子入目确实有些破败,但这正合唐植桐的意,外表看起来越不起眼,估分的时候才会越低,能最大程度的在置换上省钱。
“这地没法种菜吧?”张桂芳大体扫了一眼房子,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地面上,菜园子可是关系着两家副食供应的存在,不由她不上心。
“妈,您放心,等咱搬进来的时候,这边一准跟那边一样,不耽误您种菜,这事我亲自办。”唐植桐说的斩钉截铁,等化工原料公司搬走,他正好利用时间差把地的事情解决。
“嗯。”张桂芳蹲下用手抠了抠土,很硬,翻起来费功夫,不过她没有在外人面前驳了儿子的脸面。
“这边的自来水和电都是独立的,以后喝水、浇菜都比那边方便。”唐植桐又拧开了水龙头,水压不小,把手往下面一伸,倍儿清凉。
“是方便,就是可惜了你挖的地窖。”有独立的水电,张桂芳也满意,再也不用因为这个跟邻居吵吵了。
“大姐,这边有地窖,还不小呢,就在这堆箱子下面。”值班人员听到这,指着正屋和东厢房之间的一堆木箱子说道。
“那敢情好,冬天能放点白菜、萝卜了。”听闻这边也有地窖,张桂芳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个地窖可好了,全是青石砌起来的。天热的时候,我们都进去乘凉,冬天的时候也用它来存菜……”值班人员犹如找到了知音,跟张桂芳卖力的夸起了地窖。
夸完地窖又夸基础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