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部司令员井田浩二有惊无险的保住了职位,但连续的警告使其在后续掌权生涯中不得不更加谨慎行事。
翌日清晨,各大报社同时出手,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魔都所有人都知道了佘山病毒的事情。
虽然有识之士都不认为佘山病毒是突然冒出来的,在日本人发现后,由日本人用雷霆手段泯灭,保一方平安。
可魔都大多数老百姓可没想那么多,他们只看到报纸上写着“日方果断封锁疫情,救万民于水火”,便纷纷议论开来。
茶馆酒肆间,有人感叹日军效率之高,也有人暗自疑惑,但无人敢深究。
街头巷尾张贴的公告描绘着一幅日军英勇抗疫的画面,配合广播里的宣传曲调,渐渐将一场危机转化为一场“恩德”的颂扬。
而在这场精心编织的叙事中,显然,小日子利用舆论扭转了事态走向,将自身塑造成拯救者形象。
至于发现了特效药的赵轩,因为蓝泽惠子的介入,在报纸上也是大书特书。
之前的魔都,在广大老百姓心中,赵轩就是一个大汉奸。
但今天之后,赵轩的名声却开始悄然转变,从“汉奸”到“英雄”,赵轩的名字在短短几日内完成了不可思议的逆转。
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着他如何冒着生命危险研制特效药,如何在日军封锁下救活第一批患者,甚至连他早年留洋的经历也被重新解读为“卧薪尝胆,学成归国”。
蓝泽惠子刻意放大的叙事裹挟着真实与虚构,将他推上神坛。
吴淞路,特高课情报顾问科科长办公室内。
黄倩看完今天的报纸都懵逼了。
林洁如刚刚给赵轩泡了一杯茶放到办公桌上,就凑到了傻站在沙发前的黄倩身边:
“喂,发什么呆呢?”
黄倩嘴角微微一扯,将手中的报纸递给了林洁如:
“昨天西郊那场大火,居然是佘山被烧了!”
林洁如快速摊开报纸,一目十行的浏览了一遍头版头条。
看完之后,林洁如也陷入了短暂的呆滞中,几秒钟后,林洁如倒吸了口凉气。
她倒不是惊讶于报纸上将赵轩塑造成了英雄人物。
而是因为佘山研究所是当前阶段地下党和军统主要针对的目标。
可他们都还没有行动,佘山研究所就被烧了,而且还是日本人动的手。
至于报纸上说的什么偶然发现了病毒,并且配上了宪兵司令部三个中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