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朝的官可不好做,每向上走一步,都要历经艰险,管你是不是宰辅之才,都要先到泥地里打滚。”
甫到金城兰州,一大堆的事情就迎面扑来,林则徐身边的黄冕忍不住吐槽道:“南海伯走的可真快,好像多留下一秒就会有什么风险一般。”
黄冕是湖南长沙人,历史上就是林则徐的好搭档。
特别是历史上因为抵抗英军被发配到新疆后,黄冕跟着林则徐在新疆兴修水利,迁移汉民十余万,屯垦良田五十余万亩,功绩相当之大。
因为这五十多万亩良田,在之后的时间里,成了汉人在新疆最坚实的依靠和最大的汉民聚居地之一。
阿古柏之乱时,左宗棠没有到达新疆之前。
在北疆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徐学功、孔才、沈廷秀、赵兴体等人和他们手下的汉民义勇,超过六成都是这些屯田百姓或者管理屯田百姓的将官后人。
而听到如今才二十来岁的黄冕有些轻率的吐槽,林则徐哈哈笑着回应道:“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拔于行伍,这是汉唐时期的老规矩了。
不过汉唐时科举制还没有出现或者没有成型,天子实际上能控制的,不过是两都所在的关中和中原,地方上主要还是靠与豪强共治。
所谓起于州郡的宰相,实际上就是让地方豪强通过察举进入中枢,天子给他们高官厚禄,他们让地方效忠中央,保证国家一统而已。
拔于行伍的猛将也差不多,那是给次一等,非世家望族的寒门豪强一个进身之阶,用他们来拱卫天子,钳制世家。
普通人在地方上能混个肚儿圆就不错了,哪有时间养的胖大身材,还习得一身好本领。
你看汉唐时那些猛将,混的再差,家乡也是有几百亩田的。
及至唐末,黄巢挖了一半世家的根基,紧跟着来的牙兵牙将们则挖了另一半。
等到宋太祖建立新朝,世家还没缓过神来呢,就被极力推崇科举制的新朝给断了根,加上印刷术不断发展,他们彻底没了大规模复活的可能。
到了大明,全天下就是读书人的了,中央的政令可以达到最边缘的府县,四面八方的轻易就能被选上来,天子也只需要在帝都垂拱而治。
大明的宰辅之才再也不需要下到州县才能帮助天子控制全天下,他们只需要在中央,通过庞大的文官系统便能控制国家的运转。
所以在大明,宰辅之才最大的挑战,恰恰是如何能更顺畅驱使朝廷中枢为代表的文官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