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还是人过的日子啊!
在拿破仑和莫公泽的双重残酷压迫下,摩尔达维亚人迎来了末日。
富庶的多瑙河下游平原被祸害的如同地狱,说是‘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一点也不夸张。
到了1813年9月,经过一年多的祸害,八十四万摩尔达维亚人只剩下了三十多万,活下来的连原本一半都没有。
其中七八万罗姆人(吉卜赛人)和十来个犹太人聚居村的一万多犹太人基本全部被杀死或者饿死,完全从历史上给整消失了。
这几乎是完美符合了曹振镛的观点,在如今这个残酷的欧洲,没有国家民族保护的人,连牲畜都不一定有资格当。
9月底,已经在布加勒斯特鏖战了四个月的战事,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不是因为法军攻陷了布加勒斯特,实际上法军面对水网密集,湖泊遍地的布加勒斯特没有很好的办法。
而是因为奥斯曼土耳其的十五万大军已经进入了后世保加利亚的瓦尔纳,朝着莫公泽的老巢,大虞黑海舰队母港康斯坦察而来了。
9月25,莫公泽安排完一切,大军开始撤退,莫公泽命夏藩中卫副指挥使白凤山率四千人殿后,其余各军快速突围。
10月2日,全军四万多人基本摆脱了法军的追击,但以白凤山为首的夏藩中卫四千官兵几乎全部战死。
同时还有匈牙利贵族赫连.裴多非率领的五千多匈牙利轻骑兵,为掩护大部队而牺牲。
整场战役,三藩军损失超过一万,在整个多瑙河下游只剩下了康斯坦察和图尔恰两个并不牢固的据点,形势万分危急。
不过好在三藩军的主力是汉家郎,他们有退路,有骄傲,死也不会投降。
如果三藩军主力是匈牙利人的话,这份穷途末路搞不好就真坚持不下去了。
撤退途中,红着眼睛的莫公泽遇到了从康斯坦察来迎接他的比萨拉比亚大公瑞恩斯坦。
“殿下不能去康斯坦察,康斯坦察虽然富庶,还是舰队母港,但这港口并不是要塞型港口,而是因为吃水够深而被选择的,且过于靠近奥斯曼帝国。
此时已到生死存亡之刻,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康斯坦察这种富庶大平原城市上,殿下应该去图尔恰。”
瑞恩斯坦在地图上指着图尔恰的位置说道:“图尔恰周围丘陵起伏,港口三山环抱,把海军的大炮拖上山,修建简易炮台就能防守。
臣三个月前对此进行了一定修补,目前已经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