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了俄军士气,使得他们再也不敢发动大规模骑兵战斗,很多时候只能坐看大虞征俄军拔除位于伏尔加河两岸的堡垒。
最重要的是,此战严重挫伤了俄军主帅库图佐夫的信心,使得他对于战争的走向开始趋于悲观。
因为大虞这次骑兵突袭虽然做了很多掩饰,但快三万骑兵的调动,是不可能瞒过所有人的。
但位于沿线的俄军各部,事事都慢一步,甚至有好几支部队明知当夜有大量骑兵穿过他们的防区,依然等到天明乃至下午才上报,办事之离谱,让人瞠目结舌。
这是由于俄军内部的腐朽和僵化造成的,到了现在,俄军少校及以上军衔仍然全部由贵族担任,平民出身者再是优秀,一个上尉连长就到头了。
这种情况下,贵族有了基本的保底,根本不把下面人当人,下面的低级军官和士兵也因为升官无望,极度缺乏主观能动性。
反观大虞,从泥腿子爬上来的军官比比皆是,大贵族子弟不经过军校,也得从大头兵做起。
就算军校出来,也不过就是个少尉军衔的大头兵,最多提升比一般人快一些。
大虞这边从上到下,不说知道自己为何而战,至少知道自己血战后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能有什么样的保障,因此即便抛开战斗力不谈,就是主观能动性也要甩俄军好几条街。
而在战场上,很多时候的机会,就是这种电光火石中一个主动能动性打出来的。
“米沙,察里津要守不住了,我会请示陛下让你先撤走。”库图佐夫把米哈伊尔.巴克莱上将叫过来说道。
“我们的骑兵已经垮了,这次如果不是各处的步兵开始汇聚,他们早就崩溃了。”
米哈伊尔.巴克莱上将点了点头,第三罗马的军队从来就没有承受接近一半伤亡还不崩溃的,事实上很多时候不超过三成就会全军崩溃。
这次这么能坚持,实际上是因为库图佐夫坐镇和有步兵后援,让他们无法立刻溃退而已。
“元帅,你想让我干什么?”米哈伊尔.巴克莱上将其实知道库图佐夫要干什么,是以问完立刻就说了句。
“真的需要这样吗,损失太大了!”
库图佐夫要干什么,自然是要干跟莫公泽一样的事。
坚壁清野,把从察里津到莫斯科这一千多公里路上,至少是伏尔加河两岸五十公里的所有东西都清空。
可是,这些地方历来都是第三罗马最富庶的区域,这个代价可不是一般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