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的孩子了,到今天他仍然不知道。
查尔斯总是倒因为果,他以为他生来就有权力。
伊恩委婉的表达了抗议:“我虽然不喜欢东方余,但他知道自己的声望从何而来。听说您嘲讽他没有爵位?还好我不在场,否则我真感到羞愧!”
“原来你也羞愧?!他确实是没有什么爵位,你也发现了!他应该感到羞愧。”查尔斯道。
“不!”伊恩摇头,“我是为您感到羞愧。您志大才疏,对真实的世界一无所知。”
——
《里斯本丸号》纪录片也顺势播出。
一月下旬,不少英国人打开电视机,观看柯文思跟拍的纪录片。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老兵的女儿,找到了位于剑桥大学的余切,希望能把她父亲在中国的遭遇发表出来。
简单询问后,余切当场拍板“尽全力做这件事情”。
之后余书记在极短的时间内,走遍了英国各地;在国内,余切也联系上遥远的小渔村,试图弄清楚真相;书商劝说余切不要写《里斯本丸号》的那一段是纪录片的重中之重,他面临追求真理和现实利益的抉择,但他毫不动摇……
这本书得以在日本上市,余切也没有得意忘形,而是迅速投入到下一项工作中。
最让英国人震撼的是,柯文思询问他:“本质上,这些都是英国的老兵,他们不再有什么话语权,回忆过去就是再一次的使他们经历伤痛;在中国,那更是一群渔民,我怀疑他们甚至没有钱买你的正版书。”
“这一切对你来说,值得吗?”
余切想也不想道:“我是个无神论者,不过我想给你讲《圣经》上的故事:耶稣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人类)的罪。他的死成为战胜罪恶和死亡的象征,然后耶稣复活了。”
听一个中国红色主义者讲《圣经》,这种感觉真是奇妙。但余切确实是这种博学的人。
正如德国汉学家顾彬所说,他文化水平很高,是真正了解西方人灵魂底色的那种人。
柯文思就被震撼了,他一句话都说不出。
余切笑道:“你看到,追求正义和公道,足以使耶稣都视死如归;因此你无需问我值不值得,相反,这是我的无上荣耀。”
柯文思的瞳孔颤动,老兵们也都倒吸一口凉气,整个现场仿佛真空一般失声。
纪录片画面也在此一黑,下一秒就切到来自日本的画面——余切的大获成功,狂卖几十万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