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国的孩子进来一个,就是一个天才。”
助手在一旁听着,忍不住道:“从事实上来说,的确如此。”
沃森随即问:“你用你的良心告诉我,你相信中国人的智力更高吗?”
助手说:“从智力测试卷的应试得分来看……是这样的。”
沃森怒了:“你也说这些鬼话?这里只有你和我,我希望听到你真实的想法。”
助手愣了一下,道:“从结果上来看,的确如此。”
沃森随即大声道:“我命令你把那一句该死的话说出来!中国人的智力确实高于其他人!承认这件事情,对你来说有那么困难吗?”
助手没想到沃森竟然暴怒了,只好把“中国人智力高于其他人”这句话,连着说了很多遍。
“很好。”沃森冷静了下来,陷入到沉思。
这种对话已经发生过许多次。
东亚人智力高早已经不是秘密,可学界有意的压制住这些事实。人们都知道亚裔的数学很好,却不知道,亚裔数学好的名气,到底是怎么来的?
这里面有一段美国教育界的故事,而彼时的沃森恰好经历了整个过程。
这构成了他最开始对东亚人的好感。
沃森工作的时候是冷战初期,美苏两极穷尽一切力量用于比拼,他们从导弹、卫星比较到了厨房、小汽车……最终也比较到了学生的数学上。
而那时候的美国人并不是“快乐教育”,恰恰相反,在六十年代,美国教育界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大改特改中学生数学课本,激进派怒喝:“我们的数学课除了定义和计算题,能不能学点有用的东西?!”于是,能帮着造飞机和太空船的微积分、概率统计、逻辑学等被全面下放到中学。这在历史上称之为“新数学”运动。
结果“新数学”运动引发轩然大波。学生们叫苦不迭,厌学现象非常多,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保守派数学家在教育部会议上大骂:“学生连基本概念都弄不清楚,你让他们怎么学高级数学?这么搞下去,最后连基础运算都搞不明白!”
在这狂飙的十年,一代美国中学生的基本功被毁了,他们不仅学不会高级数学,连基础数学也不会了。“新数学”运动面临巨大的压力,最后被叫停。保守派又引领美国走向另一条错误的道路——“回归基础”。
然后中学生们变本加厉的写了十年的加减乘除,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随后有人觉得矫枉过正,又重新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