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吓人,但他只要一笑起来,你立刻会被他的热情所感染。
这学生是个女孩,留着个马尾辫,特别干练。她竟然不自觉的站直了说:“我姓赵,叫赵泽虹,您是冲击西语世界最高奖——塞万提斯奖的余师兄吗?”
“我就是那个人。”余切忍不住笑了。“你介绍介绍你呗?”
就是这个笑,就是这个!
“我是本科生,还没什么可以拿来说的。非要说的话,我是京城84年的高考状元!”
京城状元!
确实是碾压我小小的万县状元了。
“好,那你太厉害了!你今后肯定比我强,我还复读过。”余切向这姑娘表示敬意。
这位女状元,立刻就脸红了,说:“那你们先谈,我等会儿再来。”
她又对丁校长道:“校长,我是代表同学们来的。”
丁校长早已经习惯了:“不见不散。”
这姑娘又看向余切……
余切主动说:“我那会儿也在,你有什么都可以来问我。”
随后,余切跟着丁校长去他办公室。丁校长开口便道:“五十万看来是不够用的,最多几年,甚至一两年。现在撤退还来得及,影响不大。”
“什么撤退?我不打没把握的仗。”
《地铁》这本书,在美国给余切带来的稿酬收入,今年要达到百万美金。
这还不算多,当下美国排名前列的作家富豪,数百万上千万美金一年的比比皆是。只是他们大多写的通俗文学,而余切的,还算是有些门槛。
百万美金,也只是美国一地的稿酬罢了。
如果真拿到塞万提斯奖,怕是有好几个百万美金。
丁校长听到他这话一愣,大概估计了一下余切的收入,心里知道小看别人了。
这位学生,未必太逊色于那些香江富豪。
五年前,丁校长在美国哈佛做访问学者。
他是数学家,这个学科不容易有直观产出,一般工资要比其他工科教授低,油水也少。
然而,哈佛是个特例,因为他们的数学教授很多人跨界在金融界当顾问,于是在本职工作能拿到二三十万美金的情况下,还能拿到数十万甚至百万美金不等。
这给当时的丁校长震撼太大。
这么清贫的岗位,都能狂揽数十万,何况是畅销书作家。
丁校长回忆道:“我是在美国得知,我被选出来做校长的。我的使命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