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我也许的确不大懂,就这样她走了,八成又是去哪儿调那四根宝贝弦了。”
“不过她会回来的,我相信她还会继续爱我。”
“若干日子以前,我们走在月光下,她曾低声对我说,要是我们分手,那她背后的一座大山就突然消失,她回过头来,只会看到一片荒凉、迷蒙的原野,自己就像一个孤零零的影子。”
“我感动得真受不住了,一股温情一个劲儿往上涌,一转身钻进了一个就近的小酒馆儿”
“也许没出息,也许。”
“我走到街上,随随便便地,真是车如流水马如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可我孤独得要命,愁得不想喝酒,不想醉什么的。”
“我去看了一场电影,不过不仅没能解脱,反而多了不少晦气。”
“那些地下工作者,穿着曲线毕露的旗袍,露着大半截儿大腿在前面拼命跑,几个坏蛋在后面玩命儿追,可就是追不上,有摩托车也不行。”
“见了他妈鬼了。”
“什么坏蛋,反正一概男的追女的。”
“所以当然不能让他们追上了,导演还得给他们安排扒衣服什么的,太有伤风化了。”
“说实在的,我始终不相信那些油头粉面的男女们就是当初的地下党。”
“要真是,拯民于水火之中就太轻而易举了。”
“.”
呼。
只是看完第一个章节,王小波就已经被震撼到说不出话来。
文章的第一个章节,江弦看似讲了很多东西,其实又什么东西都没有。
主角是“我”,“我”有个女朋友叫“老Q”吗,看样子是搞音乐的。
除此之外,什么剧情都没发生。
就像是在听一个喝醉了的年轻人一个劲儿的发着牢骚。
可就是这种滋味读的王小波有些欲罢不能。
与其说这篇《无主题变奏》在讲的是故事,倒不如说是在讲一种迷茫和失落的感受。
这的主人公,这和之前江弦那篇《你别无选择》的主人公,在感觉和意绪上具有某种同构的特性,但又不完全的一样。
《你别无选择》里,写的是“一群年轻的艺术探索者”。
而这篇《无主题变奏》里写的,在王小波看来,应该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人物——
“多余人”。
“多余人”是一个外来词,也有人把这个词译作“局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