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弦,今天高兴吧。”丁凌过来跟江弦打了声招呼。
“高兴,任何一个中国人今天都应该感到高兴!”
“.”
丁凌没想到江弦会这么回他,愣了好一会儿,点点头,“对,你说的对。”
江弦就保持微笑,笑的畜无害。
对于丁凌,出于和沈从文的师生关系,他一向都比较避讳。
“我听说你办了本杂志,办的很不错,叫《人民文摘》。”丁凌这时候提到。
“是,也是多亏组织照顾,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江弦又滴水不漏的回答。
“嗯。”
丁凌点点头,也不再拐弯抹角,“江弦,我准备办本杂志,你能不能来给我当个副主编?”
“啊?我?”
江弦愣住了。
丁凌办的这个杂志,他倒是有点印象,这是国内第一本“民办公助”的杂志,江弦有印象的原因,是因为这本杂志的名字简直霸气的没边儿。
你说《人民文学》这名字够霸气了吧?
人民的文学!
太霸气了!
不是京城的文学,不是上海的文学。
是人民的文学!
但跟丁凌这本杂志的名字比,哪怕是《人民文学》,还是差了点档次。
没错,《人民文学》都比人家杂志的名字差点档次。
因为人家办的这本杂志就俩字:
《中国》。
江弦也没想到,这会儿丁凌一开口就是让他去当个副主编。
他也有点儿懵。
这副主编的位置都是风吹来的?不要钱?说给就给?
在场还有很多人,听到了丁凌的邀请。
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份邀请并不算突兀,不管从何角度来看,江弦都完全有着让丁凌亲口说出这句邀请的资格。
“丁凌同志,我精力有限,恐怕没办法分心那么多的工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江弦开口婉拒了丁凌的邀请。
《中国》这本杂志的水太深了。
有人曾经说过,从《中国》这本杂志就能看出,为什么作协会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而是是非非的背后为什么说起来总是没完没了,纠缠不休。
这本杂志在最顶峰的时候,内部编委发生巨大的分歧。
另外,赵振开为啥退出作协?
就是因为丁凌去世后,《中国》被改为了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