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蓓也叹一口气,这会儿还没玩儿起收割粉丝那一套,后世但凡是个明星就能圈米,这会儿可不行,这会儿就算是再大腕的演员,也只能有名不能有钱。
“那我就找一个能开上这样车的老公。”她说。
余华一听有点沮丧。
自己就是给人家看一辈子的牙,在医院里头当一辈子的牙医,组织恐怕也不会给他配这么一辆车啊。
所以他是真羡慕江弦,一想到江弦能坐这样的车,就羡慕的牙痒。
如果他能像江弦一样功成名就,恐怕很轻松就能和刘蓓处上对象。
回到住处,余华一琢磨。
还是得写作!
要是能写到江弦这个境界,自己估计也就能坐上三万块一辆的车了。
他满怀壮志的握起了笔,又马上泄气。
说起来容易,可是写到江弦那个水平,这是件容易的事儿么?
这可不是只要努力就能做到的。
国内这些年前前后后有很多作者的文章出了名,可像像江弦一样每篇都引起巨大反响,代表作几乎等身的作家有几个?
写作,光努力可不够,还得有才华。
才华这玩意儿与生俱来。
人江弦那才华,那跟太平洋似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至于他,余华觉得自己的才华也不算太小,但也大不到哪里去。
如果江弦是太平洋,那他应该就是.说是长江、黄河,好像有点太抬举自己了。
唉,什刹海吧。
作家出版社那边联系了一趟江弦,和他洽谈出版他的事情。
作家出版社的编辑姚笑愚找到了江弦家,告诉他,作家出版社已经把他的十几部作品列入了“文学新星”丛书出版计划。
“我们计划出版的包括一个中短篇集,以及《芙蓉镇》《米》等几部长篇,涉及有《棋王》《褐变的荔枝》.”
姚笑愚大概讲了一遍。
可以说这个“文学新星”丛书的出版计划,几乎囊括了江弦当前的所有代表作品。
“这得有多少的稿费啊?”听了个墙根儿的朱虹吓了一跳。
她知道自己这位姐夫,经常有作品出版,听她姐大概透露过,以前有机会出版的时候,她姐夫一部作品的基础稿费和印数稿费加起来,往往就是数千块了。
这次这么多的作品,估摸着好几万块都有了!
“出版的事儿我没什么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