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望着四周,感叹道:“创刊号就收着这么多信,我觉着主编以后得再找一院子,专门放读者们的信,不然恐怕是真放不下。”
“专门弄一院子放信?”
朱伟笑出了声,“老郑,真不愧是童话作家,你也是真敢想,买房子放信这么奢侈的事都能想的出来。”
“.”
郑渊洁不语,只是低头拆信,他手上这封有点厚度,是一名工人同志寄来的,并不是单纯的参与抽奖,而是一封表扬信:
“同志你好,我是SY市机械厂的一名普通钳工,今天特意从厂里借了信纸信封,想和你们说说心里话。”
“我是前天在厂阅览室偶然翻到了《人民文摘》,本想着就随便翻翻,没想到这一看就放不下手。”
“午休时我捧着杂志坐在车床边上读,连食堂打饭的铃声都没听见,还是车间主任拍我肩膀才反应过来,还叫他笑话我‘书虫钻了铁疙瘩’!”
“午休读不完,下班后我把杂志藏在工具箱里带回家,夜里就着十五瓦灯泡读了一遍又一遍。”
“我特喜欢那个讲袁先生的故事,没想到还有农民一样每天钻在田间地头里的科学家。”
“现在这刊物已经在车间里悄悄传开了,工友们都抢着借阅,宣传科李干事还抄录了刊物里的诗贴在黑板报上。”
“一本杂志能让大伙儿在机床轰鸣中听见诗吟,实在是了不起。”
“最后,希望你们能多登些科学家的奋斗故事,我们工人建设‘四化’正需要这种精神头。”
“另外,如果能增加点浅显的科技知识栏目就更好了,大伙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都想进步一下。”
“再提个小建议:字印得再大点行不?老张他们几个老师傅看小字费劲呢。”
“——此致敬礼!”
郑渊洁美滋滋的读完这封来自工人同志的表扬信,又看见信纸末尾用蓝黑钢笔工整的补了一句:
“另附半市斤粮票,望收下这份心意,给编辑同志买杯茶水润润嗓。”
果然,一看信封里头,合合适适的半市斤粮票。
“读者朋友们也太热情了!”
拿着粮票,初入编辑一行的郑渊洁,被读者们的这份热情感动的眼眶都有些湿热。
感受到读者们的鼓励,他感觉自己继续办刊物都充满动力了!
“有人不?有人不?”
听着院儿门口又有人嚷嚷,朱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