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也是第一次见到有这种狂妄想法的作者,有点惊讶。
回到翠花胡同以后,朱伟很快跟江弦聊上了郑渊洁的事情。
“一个人写一本杂志,那每个月得写个多少字才能把这杂志写下去?”朱伟一阵不可思议道。
他算了算,一期文学期刊按照20万字算,那么每天都要写作七千字左右才行。
而且不是用键盘敲出七千字,是手写出七千字。
“我就没见过这么勤奋的作者,这得多大动力才能写的下去?”
出乎朱伟预料的,江弦并没有表露出太意外的模样。
“现在作家们创作激情下降的原因就是缺乏创作动力,只要有能够刺激出他们创作动力的因素,那每个作家都是耕不坏的田.啊呸,累不死的牛。”
江弦当然是知道的,郑渊洁的《童话大王》自创刊开始,一连载就是35年。
能一个人写这么久,毅力固然重要,不过在江弦看来,还有个重要原因。
据说郑渊洁认识了一个少儿出版社的社长,社长很有抱负,想将这家南方的小出版社奋斗成有业绩的出版社,让郑渊洁给他出主意。
郑渊洁说,他认为现在一些年轻作者有前途,但是不被重视,出书难,建议这位社长扶植一批年轻儿童文学作者。
社长说你能给我开一个你认为有前途的年轻作者的名单吗?郑渊洁就为社长开出了他认为有潜力的十几个作者名单,然后建议社长邀请这些作者组成编委会,一起出合集童话图书,他来主编。
社长答应了。
结果呢。
等社长和郑渊洁推荐的某位作家见面以后,那位作家说了,郑渊洁就是个工人,才疏学浅,没有创作潜力,不能出任主编,应该让另外一名大学刚毕业的女生当主编。
社长又听了这位作家的建议,也没告诉郑渊洁。
等过了几个月,作者们开编纂会,主办者突然在会上宣布丛书主编易人,由那名从来没有写过童话的女生取代郑渊洁。
郑渊洁懵了。
然而他不光是被自己推荐的作者背刺。
他推荐的另一名作者xxx还在会上说他的风凉话:“有的人不自量力,一个人写一本杂志。”
最后呢,作家们合影,都看不起郑渊洁的小学学历,合影时候都没让他露脸。
总之这事儿对郑渊洁打击特别大。
这口气谁要能忍那他是这个(大拇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