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地,如何能不兴奋!
顾正臣所做的事,但凡拎出来一件,都可以让人热血沸腾。
他以举人之身,跻身国公之列,是唯一一个没有参与过开国之战的初代国公!
最神奇的是,他不仅自己成了国公,而且跟着他的部将,许多人都封了侯伯!
大明开国之后满打满算只有四次大封爵,一次是开国,一次是云南,一次是大航海,一次是北伐。
四次里面,与顾正臣息息相关的,就占了两次。
现在,他来到了西北之地。
这不禁令人遐想:第五次大封爵还远吗?
若是存在的话,那军功册上是否也有自己的名字!
这种可能性,让顾正臣在军中有着一种说不清楚的影响力。
论威望,论将校亲疏,在西北这地,宋国公冯胜是第一人,其次就是徐达。
可若是论军士最想跟着谁征战四方,冯胜可能要往后稍稍了。
冯胜经营西北多年,嘉峪关就是他带人修的,多年戍边与练兵,影响力自然很大。
可问题是,立下的军功不少,可冯胜没带出来多少侯爵、伯爵……
当然,这不是说冯胜抹杀了将校的军功,而是说,功劳一直中规中矩,可以让人从千户提拔到指挥佥事,指挥佥事提拔到指挥使,但不能让指挥使成为伯爵,都指挥使也无法成为侯爵。
从封爵的可能性,升官的数量上来看,顾正臣胜过其他国公。
何况,他本就是个传奇。
聂纬率将士到了近前,翻身下马,紧走几步,行礼道:“末将见过镇国公!”
顾正臣还礼之后,打量着聂纬:“算下来,咱们应该有五年不见了吧?”
聂纬低头,不敢看顾正臣的目光:“自朝廷大航海大封赏之后,镇国公便去了山西,末将在镇国公准备山西大移民时被调至西北,任职陕西行都司的都指挥同知,算下来,确实有五年没见了。”
“都指挥同知?”
顾正臣思忖了下,道:“好歹你也是参与过大航海的将官,将你放在西北,还只是个都指挥同知,倒是委屈了。不过——这也怪不得别人,路是你自己选的。”
聂纬头更低了,弯了腰:“末将已然知错。”
顾正臣笑道:“错在何处?”
聂纬抬起头看了一眼顾正臣,又赶忙移开目光,犹豫了下,还是说了出来:“错就错在,追随错了人!”
夏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