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是内燃机的燃料,也说出了石油产地,可没说这玩意怎么用,怎么个内燃……
徐达抓着胡须,淡然处之。
显然,顾正臣虽然拿出了《马克思至宝全录》,但他也知道,真正的细节与内容并不宜公之于众,所以,这只是十分简略的一份至宝全录。
所以,哪怕是刊印出售,那也不至于担心这些学问进入民间或传播海外之后会有多少影响。
毕竟,科技这东西,它不是说掌握就能掌握得了的,需要人才,需要相应的工业基础,更需要源源不断的财政保障。
朱标见马直不再问,便继续念道:“第三浪潮,是为电力革命,电能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电可以点亮电灯,灯光亮如白昼,彻夜不休,电可以驱动电机转动,一息数万转,澎湃之力,应用之广度、深度,远超蒸汽机、内燃机……”
“大规模的电能之于大明,甚是遥远,非数代之人难为之。然电报之事,或是一代人可作为,铺设电线,电报在金陵,发出之后,瞬息之间,北平接收,跨越时空,实乃治理天下,应变之举国重器……”
朱标念到这里,停了下来,看向朱元璋:“父皇,这电报——”
朱元璋面色凝重。
是啊,《马克思至宝全录》中记载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而这电力革命,绝对是最惊世骇俗的内容之一!
这里面也说了,大规模的电能“非数代人难为之”,但是——
一代人可制成电报!
朱元璋咬牙切齿,顾正臣藏着掖着,丫的从来没提过电报这东西,结果呢,这一代人可以作为的东西,你倒是给朕捯饬出来啊。
有了这电报,咱还需要打造这么多驿站吗?
有了这电报,咱对地方上的控制,那还不是发个电报的事?
有了这电报,几百里之外,数千里之外,乃至那和林、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不也能一息传递消息,一旦有需要,朝廷立马可以响应,该送粮的送粮,该增兵的增兵……
有这玩意,情报何来滞后一说?
哪像是现在,和林一封文书送到金陵来,快点也要两个月了。
徐达、李文忠、开济、杨靖、詹徽等一张张脸上,全都是震惊之色。
电力,是个什么玩意?
电报,又是个什么东西?
听不懂啊。
但是,这东西竟然可以跨越几千里,跨越时间,瞬息之间便能将被对方接收,这就太过恐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