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相信。可东莞血案里的百姓惨死,那个画面,我一辈子都无法忘。或许你认为这说明不了什么,但——”
“在我看来,东莞血案的背后,说明了倭人残暴毫无人性,说明了他们本身就是肮脏的、龌龊的,是不干净的!杀光了,未必是一件坏事。”
詹徽看着要离开的开济,喊道:“那你这一次,要站在人心与公道的对立面吗?”
开济脚步放慢了下,转过身看着詹徽:“我既不能反驳什么,也不会赞同什么。这一次,我保持沉默。”
兵部。
温祥卿坐在椅子里,看过公文,对沈溍、汤见言道:“从大宁都司的文书来看,黑土地里的庄稼长势良好,若无大的灾荒出现,秋日里必是丰收年景。如此看来,镇国公关于东北粮仓的论述,是正确的。”
汤见手中扇子不急不缓:“只要这一茬粮食丰收,东北大粮仓的基础便有了,往后,便是垦荒扩大生产,不出三年,东北与草原各地,粮食问题便可解决,不必出自关内,劳役百姓。”
沈溍擦了擦额头的汗:“汤侍郎,温尚书,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大宁都司的事吧,如今督察院已经有御史上书弹劾镇国公了,我们兵部是不是也应该有个态度?”
温祥卿暼了一眼沈晋,夸赞道:“徐司马、平安都是了不得的人才,又有宋国公坐镇和林,将士齐心,今年大宁都司之下,又增了五千户。”
汤见含笑:“还有辽东都司,那也增了四千户。山东布政使司还发了文书,说辽东已定,明年或可考虑设一二府县。”
温祥卿赞同:“百姓总在都司之下也不是个办法,府县是应该设一些,只是那里的人口还少……”
沈溍有些尴尬,也有些愤怒,豁然起身:“两位,镇国公杀戮老弱妇孺,这事你们当真要装看不到吗?大明派去东征的是天子之师,是仁义之师,是正义之师,我们要做的,只是消灭室町幕府及地方大名,为何连百姓也一并杀了?”
温祥卿老脸上的笑意一点点消失,看着沈溍:“沈侍郎,这事——你有证据吗?”
沈溍言道:“太仓州传出来的消息,还能有假不成?退一步,谁敢如此造次、构陷镇国公?”
温祥卿语气依旧平静:“这,恐怕不能成为证据,至少,应该有个证人吧。”
主事彭恭走了进来,行礼之后道:“刚收到消息,桂山伯负伤回京,证实了镇国公在日本国大肆杀戮的事,这场杀戮,不仅发生在九州,目前还发生在本州岛、四国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