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火器匠人,而这些人,是朝廷的!
他也没有直接拿出蒸汽机图纸,而是拉了一批人,宁愿朝廷耗费巨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研究,去改进,去迭代,继而培养出了一批专业人才,而这些人才,还是朝廷的!
包括土豆、番薯,那些东西对他来说,不过是口腹之欲,吃不吃,都饿不着他,完全没有必要去冒死远航!
但他去了,归航的四年之后,土豆、番薯、玉米等等,已经开始进入一些百姓家了!
蓝玉发现自己,比顾正臣差的不是一点两点,至少,单论心性、胸怀、隐忍、步步为营,就比不上他。
“顾正臣是个了不得的人!”
蓝玉由衷地感叹了一句,紧随其后,又补充了一句:“只可惜,他还是被马克思拖累了啊。正所谓,成也马克思,败也马克思。”
刘真眉头微动:“梁国公的意思是——东征之后,镇国公会失势?”
蓝玉呵呵两声:“他若不失势,那就是文武群臣无能。陛下也不可能因为一个他,与文武百官对着。看来,知道未来,未必是一件好事,这负累,也太沉重了。”
刘真低着头,嘟囔了句:“也不知道梁国公的未来如何。”
蓝玉微微凝眸。
是啊,我蓝玉的未来如何?
若是顾正臣用未来之说胡作非为,给皇帝说一嗓子,蓝玉未来不老实,我去,我还能有活路吗?
这可不行啊!
东征之后,必须想办法将顾正臣送出去,送得越远越好,澳洲、美洲、西洋都行,总之,不能让顾正臣继续在朝堂混了。
这个家伙太危险了,他杀人都不用刀,用嘴就够了。
尤其是,朱元璋多疑,一旦顾正臣嘀咕两句,自己就是块钢,也被削成渣渣了。
什么权谋,什么内斗,压根都不需要!
这种人,不能公开为敌啊,至少,不能让他知道,自己与他为敌。
难道,自己还要找个机会,与顾正臣和解一下?
蓝玉有些烦躁。
这都什么跟什么,自己还憋屈了?
另一艘船上。
徐永看着抓着船舷沉思的梅鸿,问道:“永绩伯,还在想镇国公所言未来之事吗?”
梅鸿没有否认,只是目光盯着九州岛方向:“很难想象,但也不是不可能。大汉何其强大,匈奴不得不搬家,可后来呢,东汉末年分三国。盛唐何其强大,之后呢,一场安史之乱,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