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总不能牵累了你。”
绝海中津满是愧疚之色。
良用指了指一旁的禅房:“可否对论一二?”
“当然。”
绝海中津答应。
三人端坐于禅房之中,良用掐动着佛珠,轻声问道:“绝海大师,想来你也听说过太宰府京观之事吧?”
绝海中津惊讶地看向良用。
原以为对论的是佛法,不成想他竟提起了此事。
绝海中津肃然点头,言道:“说起来,在我返回日本之前,也听闻过顾正臣之名,可没想过,他竟做出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室町幕府,不,整个日本,都将其称之为史上最恶魔王。”
良用知道,绝海中津人在大明时,并不居金陵,而是居杭州,洪武九年之前,顾正臣并没怎么去过杭州,也远还没扬名天下。
见绝海中津脸上带着几分忧愁,良用开口道:“顾正臣在太宰府杀六万余,甚至还以人头筑了京观,从佛法来论,确实不当。只是绝海大师,若是这种事发生在京都,那死的可就不是六万人了。”
绝海中津面色一变,问道:“这是何意,日本并没有进犯大明,难不成大明还要东征日本不成?”
智觉吐了口浊气:“阿弥陀佛。绝海大师,日本是没有举兵进犯大明,可南北朝相互争斗多少年,多少人沦为倭寇,而这些倭寇,又有多少袭扰了大明,犯下了罪行,你可知道?”
绝海中津低头,没有反驳。
智觉继续说:“数以万计的大明沿海百姓遭其苦难,这笔账,大明找谁算?你是去过大明之人,也是良用的故交,老僧便直说了,大明的镇国公顾正臣一心想要东征。”
“他当年在太宰府留下过石碑,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但有倭人乱我疆民,京观尔七界。可从洪武十二年之后,倭寇进犯大明,也不过消停了两年。两年之后,倭寇再次出现在大明沿海。”
绝海中津心头不安:“那也只是没了活路之人,并不代表室町幕府,何况,战乱时,总有流民。”
智觉呵了声:“你认为这话,顾正臣能听得进去吗?”
绝海中津皱眉,语气有些急切:“顾正臣听不进去,可皇帝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因为倭寇而迁怒整个日本,并非明智之举,也绝非明君所为!”
良用呵呵笑了笑,缓缓地说:“你不了解镇国公的厉害,也不清楚他的厉害。你要知道,他只是一个举人,一步步成为大明国公。前不久,更是领兵北伐,一战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