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七八月份便能回到滕县看看,还能赶上梁老的八十大寿,蹭一顿饭,只可惜公务繁忙,去了一趟关外,兜兜转转上万里,这都十月多了,才得以回滕县一趟。”
顾正臣提高声音,梁桓多少有些耳背。
梁桓拉着顾治平,满心欢喜,对顾正臣道:“我这老头子,如何当得起镇国公登门。八十了,尘娘都走了七年了,我这身体,怕也撑不了多久了。不过啊,能如此长寿,也算是人间罕有了吧,他日得知我去时,镇国公也莫用感怀。”
在大明这个年代里,能活八十,确实算是高寿中的高寿了。
顾正臣拿出几本册子,递给梁逢阳:“这些是京师正热的戏本,梁老喜欢看戏,总归要多乐呵几年,多熬一熬,熬到百年时,看看小辈如何搅动风云,那也是一件幸事。”
梁逢阳接过,给梁桓展示了一番。
梁桓皱巴的脸堆满笑:“你倒是有心了,只是皇帝、皇后来了,我们实在不敢去看望,看得出来,帝后很在意你,你也算得上,朝中数一数二的重臣了吧?”
顾正臣苦涩地摇了摇头,抬手让外人都出去之后,才开口道:“梁老,我这个位置高,但是非也多,迟早会有大麻烦。所以,有些事,该准备的,总还是需要准备一下。”
说着,顾正臣拿出了一枚铜钱,按在了桌上。
梁桓脸上的笑意一点点退了,给了梁逢阳一个眼神,梁逢阳带着顾治平离开了房间。
两人谈论了什么,没有外人知晓。
半个时辰后,梁桓、梁逢阳等人亲自送顾正臣出门,看着顾正臣、顾治平等人离开的背影,待其他人离开后,梁逢阳才压低声音问:“父亲,他可是镇国公,立下的功劳无数,帝后隆恩,当真会有那么一日吗?”
梁桓脸上的皮扯动着:“什么都不要问,什么都不要想,安排人唱戏吧,我想看戏了,就看——《白蛇传》吧……”
赵家。
赵峰躺在病榻上,目光无神。
管家赵顺近前,通报道:“老爷,镇国公又去了孙家,孙炳送出去一里多路,两人相谈甚欢……”
赵峰闭上了眼。
当年,若不是悔婚,当上国公夫人的应该是自己的女儿,自己便是国公的老丈人。
他是个有骨气的,也是个有能力的,十几年的光景,赵家连仰望他的资格都没有……
悔不当初,可那又如何。
顾正臣回到了家中,与百姓其乐融融,朱元璋也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