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他的辅政大臣,是他的左膀右臂,未来朝堂,你们珠联璧合!”
顾正臣抬手拍了拍胸膛:“陛下,臣蒙先生教导,有一些世人所不知的学问、见识,可臣终究是个人,这身体,该撑不住的时候,总归还是撑不住。不过无妨,东征之后,臣无大的憾事,一切就听天由命吧。”
朱元璋迈步,思量良久才问道:“朕一直没问,你似乎对东征有着非同小可的执念。当年东莞百姓遇害之后,你更是怒不可遏,去了太宰府筑了京观。”
顾正臣神情肃然,回道:“陛下,臣以为倭寇进犯没什么,杀人、抢劫也无妨,这种事海贼干过,安南干过,地方土司干过,元军也干过。但是——倭寇不应该犯下滔天罪行!”
“东莞百姓死得凄惨,那个场景,臣只看一看图画,便无法忍受!人可以杀人,但不能虐杀,不能残忍到毫无底线的地步,不能剖开孕妇的肚子,不能将树枝插入人的体内,不能将婴孩的脑袋也砍下来……”
“不能!”
“陛下想知道为何,那陛下就直说了,因为臣害怕,害怕有朝一日,大明衰落之后,日本进犯,屠杀无数!”
“陛下会想,弹丸小国,何至能进犯泱泱大明,何以能成?”
“可是陛下,若是日本拥有了比大明更厉害的火器,一杆火铳堪比一个加特林,一门炮堪比一门喀秋莎时,大明还能挡得住吗?”
朱元璋被顾正臣的话给惊住了。
加特林的威力朱元璋是知道的,一扫一片。至于那喀秋莎,可以说是虎蹲炮版本的加特林,那东西就是买的里八剌挥之不去的噩梦……
若是敌人一个人轻轻松松就能带着加特林、喀秋莎进犯大明,那大明岂不是危险了?
朱元璋终究是经历过无数风浪,很快沉稳下来,问道:“大明的火器还不是举世最先进的吗?”
顾正臣神色凝重:“陛下,从时间上论,当下大明的火器确实是举世无双,别说对付草原上的蒙古人,就是打穿西域,打到英格兰岛,也没有对手。只是——大明在进步,敌人也在进步!”
“世界上掌握火器秘密的可不只是大明人,还有西方人,未来还会有日本人。他们一旦崛起,未必不能后来居上。”
朱元璋紧锁眉头:“所以,朱棡与伊丽莎白走得很近,是因为你在担心西方反超大明,打算让朱棡去西方建立封国,来实现对西方的控制,消除大明的危患?”
顾正臣重重点头:“是有这个盘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