壕镜,面向香山县的一面,夷人经过十数年时间,已经雇佣当地人建起了一道近三米高的城墙。
从1969年开始,葡萄牙人就开始了城墙的修建工作,作为其防御工事的一部分。
最初,他们只是在港口福建建立两个炮台。
随着壕镜往来商船的增加,居住人口的增多,壕镜也越来越繁华起来。
于是,最早移居到此的大商人于是就开始商量,从每年的抽税中分处一部分完善防御工事。
他们要防御的,不仅是大海方向,还包括身后的大陆。
于是,在聚居点周围建造一道坚固的城墙,并在关键位置建造炮台就成为必选项。
建造工作是公开的,无法保密进行,毕竟建造一道城墙非常耗时耗力,而且还难免受到明朝官府的阻止。
事实上,每年香山县县令都回来视察壕镜,所以在他们发现夷人居然在此修建城墙后,马上就要求拆除。
在大明朝,城墙这样的防御工事,只能是官府申请建造,什么时候见过租客自行建造,还是完善的防御工事这样的城墙。
可以说,依托几个炮台,壕镜的城防已经超过香山县城墙了。
于是,此事开始反复拉扯。
葡萄牙人自然是不愿意放弃建造城墙的,这对于保护他们在城里的财产非常重要。
事实上,壕镜的城墙,也主要是围绕港口到仓库区、商业区和居住区,还有大片土地在城墙之外。
实在是壕镜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和人口,支撑建造更大的城墙。
保护最主要的财产,才是他们的目的。
于是,每当香山县下令拆毁城墙的时候,他们会在县衙官差监督下拆毁一小段城墙,但是在其他地方继续建造。
等香山县不关注这边事务后,马上又继续恢复那段被拆毁的城墙,和官府打起游击战。
香山县衙不知道这些吗?
当然不是,可惜夷人给的太多,而且不是县令一人,而是县衙里稍微有点权势的人,都收到了好处。
于是,每年利用壕镜城墙从夷人手里拿点好处的“风俗”就形成了。
壕镜的城墙,也在这种拉扯中终于完成。
此时,城墙上站岗的几个葡萄牙士兵,应该叫雇佣兵,他们不是受雇于葡萄牙王国,而是壕镜市政厅,用欧洲的说法,他们其实算民兵。
几个人站在城墙上,正在往城里瞭望。
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