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虽然不喝外面的咖啡,但是如果自己懒得做饭的话,我和我的室友们就会去那家咖啡馆。”
她指着街对面一家有着宽大玻璃窗和墨绿色招牌的餐厅,招牌上写着“Le Marché des Enfants Rouges Café”。
“Enfants……Rouges。”韩易挑出两个他勉强认识的法语单词,“红色的孩子?是这个意思吗?”
“前面还有个Marché,加在一起的意思是,红孩儿市集咖啡馆。”芭芭拉解释道,“说实话,他们家的东西味道不是特别出彩,中规中矩。但最大的优点是花样多,什么都有,而且——”
她指了指门口小黑板上的营业时间:“它开门时间超级长。从早上七点一直开到凌晨一点,周五周六甚至会营业到凌晨两点。”
“听起来是个好地方。”
“可不是吗?不管我们是早上起晚了,还是晚上工作结束得太晚,甚至是凌晨派对归来,只要想吃点热乎的,这里永远开着门。如果哪天我们三个都懒得自己做饭,那这里就是我们的专属食堂。”
“明白。”韩易点点头,“就像我的BCD一样。”
“是的,就像你的BCD。”对于男友在南加大附近最常光顾的餐厅,芭芭拉自是有所耳闻。
“总是这种虽然看上去不起眼,但是温暖惬意的地方,能给不在故乡的我们,营造一种家的感觉。”韩易说道。
“是呀。”芭芭拉的目光越过车流,望向街对面那家咖啡馆,“之所以会经常去他们家吃饭,就是因为每次踏进店门,都能感觉到一种社区的归属感。很亲切,也很热闹……就像现在这样。”
周日,临近正午,这家红孩儿市集咖啡馆正迎来它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
隔着那扇宽大的玻璃窗——此刻因为室内外的温差,正蒙着一层薄薄的雾气——他们能清楚地看到里面座无虚席的热闹景象。
侍者们端着银色托盘,在狭窄的桌椅间灵巧地穿梭,托盘上稳稳地立着冒着热气的咖啡杯和颜色鲜亮的果汁。
里面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人。有戴着贝雷帽,正专注地阅读着《费加罗报》的老派巴黎绅士。有明显宿醉未醒,头发乱蓬蓬,正靠着一杯超大杯美式咖啡续命的年轻人,这大概就是芭芭拉和她室友当年的写照。而更多的,则是举家出动享用周日早午餐的本地家庭。
孩子们在嬉闹,父母们在聊天,分享着一周的趣闻。桌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