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的时间,是2010年。当时水晶宫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被债权人接管,差点直接解散。紧要关头,由史蒂夫-帕里什领导的一个四人财团收购了水晶宫,并且在球迷组织的示威活动的帮助下,成功从劳埃德银行手中买回了塞尔赫斯特公园球场的永久产权。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做的很不错,三年时间升入英超,并且在英超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前年的收入甚至第一次突破了九位数……”
“换句话说,俱乐部的日常运营、支付工资和在一定规模内购买球员的钱,短期来说是足够的。但帕里什很清楚,想要长期在英超立足,特别是在转播权协议更新之后的英超立足,俱乐部必须解决两个吞金巨兽级别的基础设施问题,而这些钱是无法从每年的运营利润中挤出来的——塞尔赫斯特公园球场的重建,和青训学院的升级。”
图尔基掰出食指和中指,然后用它们指向眼前的球场。
“你看到这个地方的设施有多么落后了。座位数只有2.6万,包厢数量极其有限,除了主席看台这两个包厢,其他的包厢加在一起都没有二十个,而酋长球场的VIP包厢,有足足一百五十个。就算两座球场的包厢价格相同,阿森纳光在这一领域,就能获得比水晶宫多出7.5倍的收入。其他商业收入就更别提了,虽然拥有这座球场的永久产权,但是这种陈旧落伍的体育设施,吸引不了高端的商业赞助,更没法吸引其他非足球类的大型活动落地。”
“这种只能在比赛日使用的场馆,对于拥有者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更多会成为一个负担,而不是资产。”对于图尔基的看法,韩易深表认同。
“没错,但是重建主看台和翻新球场需要8000万至1亿英镑。这笔钱如果从俱乐部利润出,等于好几年都不能买球员。不能买球员,你还怎么留在英超?”图尔基耸耸肩,“还有青训学院。水晶宫的青训设施简陋,与英超其他对手相差甚远。虽然出了一个威尔弗里德,但却没有办法批量产出像他一样优秀的年轻球员,导致一线队不仅必须花高价去买人,还没办法做卖人的生意……升级青训设施的花费,据帕里什估计,也要3000万英镑。”
“所以,去年的帕里什面临一个选择,是就按照现在的势头继续发展下去,用10到15年时间攒够这笔钱,期间球队极有可能因为转会预算的锐减而降级,还是引入外部资本,一步到位?”
“他选择了后者。”
“是的,跟绝大多数英格兰足球俱乐部的拥有者一样,帕里什去找了他心目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