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房间。
重建火星磁场的可行性方案?!
要知道,火星地球化最大难点之一就是火星几乎没有像地球一样强大的地磁场。
而没有强大的地磁场,火星就无法抵御太阳风和外来的宇宙辐射。
事实上,早在之前各国航天局与天文学家对火星进行考察的时候,就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火星在十几亿年前是存在像地球一样的浓厚大气层的。
除此之外,它也拥有着一个可能比不上地球,但足够保护大气层的磁场。
但遗憾的是,在十几亿年前的遥远时间中,火星发生了人类未知的变化。
或许是陨石撞击,也或许是火星的内核冷却了。
总之,火星的地磁场消失在了过去的漫长时间中。
而缺少地磁场的保护,火星上原本存在的大气与水资源也渐渐的被太阳风吹走了。
在人类学会了仰望星空后,也并不是没有科学家提出过重建火星磁场的想法。
比如通过陨石撞击火星,试图重新激活其金属内核来重现火星磁场。
比如将谷神星卫星拖拽到火星轨道上,就像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一样,利用谷神星强大的引力,理论上可以搅动火星的核心,进而引发火星的冰冻核心再次融化,并激活其磁场。
这两种方法都是重构火星自身磁场的方案,但无论是哪一种都缺乏理论支撑。
当然,除了重构火星自身的磁场外,还有人工构造巨磁源保护火星的方法。
比如在拉格朗日点部署磁极卫星,通过作为磁场发生器使用,其作用是偏转太阳的高能粒子,从而减轻对火星大气的冲击,达到保护火星大气的目的。
亦或者是构建人工磁场和地下居住区等等。
相对比重启重构火星自身来说,人工构造巨磁源保护火星的方案目前已经有了详细的理论支持。
尽管后两者的施工难度都相当的大,但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与室温超导材料实现的今天,并不是做不到。
所以在今天参加会议前,无论是各国航天局的专家还是相关领域的学者,更多思考的是构建人工磁场的方式来保护火星,而非重构火星自身的磁场。
因为后者目前严重缺乏理论支撑,更别提实验手段了。
然而在今天,这位徐教授却将向在座的各位展示一项能够重建火星磁场的可行性方案!?
会议室中,看着自己一手制造出来的动静,徐川脸上挂上了淡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