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卿之位。后来林月如通过魏督公给他活动了个太常寺少卿。
阮大铖非常只有钱,也舍得花,可惜这个九卿之位也没做稳,后来看情况不对,再次辞职跑回老家去了。
不得不感叹这厮正治敏感度极高,他正好躲过了魏督公一系倒台。
崇祯元年皇帝和魏督公一系斗争白热化,这厮看出机会,又打算投机正治。看魏督公一系要败落,他立刻反水。
崇祯二年,准备抢先作污点证人,加入清算阉党的大军。他在东林和阉党都混得如鱼得水过,很多人的阴私他都小账本。
但他拿不准皇帝对东林的态度。毕竟魏督公倒台后,刘鸿训等人组阁。于是,准备了两本奏章。一本是反魏督公的,还有一本是即反对魏督公,也反东林的。
两本奏章一起交给他的盟友杨维垣,嘱咐他见机行事。看准风向,再决定上哪一个奏本。
杨维垣是阉党干将徐大化表侄,又与阮大铖相友善,过去曾经极力诋毁东林之王纪、顾大章、王之寀等人,导致王纪被严厉斥责,顾大章、王之寀则被罢免。
崇祯帝即位,杨维垣深感得罪东林太深。为求自保,倒转矛头一并攻击阉党与东林诸人,升太仆寺少卿。这件事让阮大铖误以为皇帝对东林的态度。毕竟你俩狗咬狗,都不是好东西。
东林扶持他们父子三人登基不假,可是打算控制他们父子三人也是事实。
崇祯元年(1628年)杨维垣被御史毛羽健弹劾而罢官。杨维垣急于跑官,没有完全看清楚局势,就急忙下场了。
崇祯二年(1629年)钦定逆案,杨维垣再三考虑后,决定上阮大铖的第二奏本,连东林带阉党一块弹劾。因为东林对他威胁更大。
结果这一次押错了宝。当时发了一件突发事件。
崇祯元年七月,惠安伯张庆臻被任命为总督京营兵马戎政,敕令中擅自添加“兼辖捕营”内容。巡捕营提督郑其心,不知何故知道尚未公布的圣旨内容,并立即告发,称此为越权。
总督京营兵马戎政不得兼辖巡捕营,这是明朝高压线,就是防止兵权过于集中。而诏书是内阁出来的。这说明阁臣勾结勋贵,背地里操弄兵权。差点没把刚登基不到半年的崇祯吓死。
矫诏事件后,崇祯下决心,拿下刘鸿训,让东林组阁。
杨维垣一败涂地,以“拥戴赞导”罪名,被遣戍淮安府。
杨维垣因为正和东林敌对,因此没有按照他的嘱托“见机行事”,草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