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麻子可不是肯吃亏的主儿,被人打倒了十几个,要是不报复回去,肯定会被步兵那些混蛋玩意儿嘲笑。
老子们虽然是干活的,但我们也是兵不是。
“都他妈的给老子快点,把步枪拿上来。”王二怒吼着。“把盾牌车给我固定好,别掉水里去,谁要是弄掉水里,你他娘的给老子捞上来。”
当初装备京营的那种巨大的铝合金,带轮子和驻锄的盾牌车,并没有淘汰。装备了工兵一部分。因为他们经常需要冒着枪林弹雨施工。这东西轻便好用。
盾牌其实即使到了今日,也有用武之地。武-警、保安等行业还是需要的。现代警察对付持枪暴徒,也还是要穿防弹衣和手持防弹盾牌的。这玩意儿其实非常实用的。
浮桥宽度六米,两个盾牌车展开正好可以把桥头和两侧保护起来。工兵们拉开观察口,纷纷把燧发枪伸了出去,和布哈拉火枪手展开了对射。
布哈拉人学习的是波斯人的火枪阵列线。采用六排横队队形,人员密集排布。而工兵们则是躲在盾牌后面。
这些盾牌车高达两米,展开后两翼也有钢板保护。
布哈拉人举着火把照明,大呼小叫的开火、装弹。
不照明不行。他们不照明看不清楚,没法装弹。他们都是用的是火药壶,根据经验从枪口往里倒火药,多少全靠经验。
而工兵这边都是定装子弹,直接从枪口塞进去,用通条怼到底就行。药池装药也省了,刺破定装药包也省了,现在都是放一个火帽,然后击锤击发就好。
目前因为战争没停,无暇换线膛枪,但还是做了两项重大改进,一个是开始使用火帽发火。第二个是改用新弹药钉弹。
前者保证了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能供正常击发,后者则提高了有效射程。
十个浮桥的桥头,每个都有一个小队的工兵排成三排,一个伙十一个人一排。轮流从射击孔向对岸开火。
有防护和没有防护的差距巨大。
对面虽然人多,基本是三百支火枪对付一个浮桥,火力密集度是工兵们的十倍,而且这个距离上,双方都能打得到对方,都在有效射程内。
可是,布哈拉人密集打过来的火枪,基本被盾牌挡住了。布哈拉人的火枪打出的磨制石弹,如同疾风骤雨一般,噼里啪啦的打在铝合金盾牌上。打出一串串火光。
但三厘米厚度的铝合金有效挡住了这些铅弹。
而对面的密集火枪手阵列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