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造不了合格钢轨,而且造不如买,他要节省下来宝贵的钢铁做工业用。铁轨太费钢铁了。他全是买现代的淘汰的。
杨凡指示二愣子有多少全都买下来。这东西非常便宜。
60公斤的轨道面比762那种25公斤的宽些,但是不影响使用。
现在除了欧亚铁路外,已经开工在建的铁路,还有秦皇岛到大同的大秦铁路(标准轨80公斤重轨)。连云港到兰州的陇海铁路(迷你轨)。海参崴到乌兰乌德的中东铁路(迷你轨)。海参崴到白令海峡的亚美铁路干线(标准轨80公斤重轨)。
大秦铁路考虑的是煤炭的运量,用的是现代购买的重轨轨道。陇海铁路主要考虑建造快速,尽快修到河南,把处于严重旱灾的灾民转移出去。中东铁路主要考虑人太少,没有大的运力需求。去美洲的铁路修通后,肯定是干线,所以一开始就规划成重载铁路。
现代淘汰的废物,足够支撑杨凡在明末大修铁路了,一年够1.2万公里的量,根本用不完。杨凡现在一年也就修几千公里。
目前崇祯对修建铁路有些疑虑,他担心杨凡的势力进入大明内陆。
标准轨铁路只批准了大秦铁路。因为杨凡让皇后娘娘和勋贵们入股了这条铁路,主要是通过海港卖出煤炭。现在煤炭可是赚钱的生意。这条铁路在杨凡势力范围穿过,而且在他眼皮子地下。他放心些。
陇海铁路因为是简单铺设的十五英寸迷你铁路,杨凡以救灾的名义提出的,他勉强同意了。毕竟现在河南北部和山西全是乱匪。他也急的不行。
不论是运输粮食去救灾,还是转运灾民都需要交通工具。杨凡这两年招募了大批流民进入铁建公司,在洛阳到连云港之间,设定二百个工段,铺设十五英寸的迷你小铁路。
这种铁路一列火车,可以运载五百吨货物,时速二十五公里。用于载客的话,一节车厢坐五十人,一共二十节车厢。能运输一千人次,也还算可以。关键是这东西不需要路基,压路机压实路面,直接铺设枕木和轨道就可以。修建速度极快,投资极少。
杨凡把陕西的无业游民都弄走了,彻底解决了问题。现在陕西已经彻底安定下来了。土地抛荒的遍地都是,根本没人要。
其他地方的官员,面对灾民和流民造反的问题束手无策,让他十分苦恼。
他派人问杨凡对策,杨凡的办法就是,修铁路和公路,把无地无粮之人,全都都迁移走。去边疆地区戍边是唯一办法。因为大明的土地已经养不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