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了楚人大将?”
廉颇摇头:“大王如何想的,吾哪知道。”
说话间,便来到了咸阳殿,近臣刘琦,一身黑色带暗纹的内侍长袍,亲自出来迎接,在前引路。
此时随员便在宫外等候,只李牧和廉颇跟随刘琦,得以进入咸阳书房,觐见大秦之主。
正午的阳光,绚烂明媚。
书房两侧窗户敞开,凉风习习。
赵淮中身着黑色王袍,坐如劲松,不动如山。
李牧进来的一刻,他恰好放下手中玉笔,抬头看过来。
当年匈奴攻赵时,赵淮中尚且是大秦储君,但和李牧曾通过书信,沟通两家联兵,以围杀匈奴部众。
后来秦军攻赵,赵淮中又有手书送给李牧,明言赵将亡国。
赵亡国后,赵淮中的法身还曾亲自去军营见过李牧。
所以两人并不陌生。
李牧对赵淮中的印象,有些复杂。
现如今世人对赵淮中评价不一,有人认为秦能连灭四国,主要是因为秦人数代积累,唯时势尔,并非当代秦王之功。
但更多人则认为秦王有不世雄才。
李牧的看法更为中肯,秦王赵淮中,和秦人积蓄数代的国力,军力,共同构成了秦此时的强盛,缺一不可。
若是非要比较哪个更重要,在王权主导一切的年代,当然是一个英明的君主更重要。
李牧对赵淮中的看法是既为难得一见的雄主,更是不世出的天才,故而能名震天下。
中土神州很可能在眼前的大秦君主手里,实现真正的大一统,扫六合而奠定千古未有之基业。
“李牧见过秦王。”
李牧行大礼参拜,抬头后却是不卑不亢的道:
“吾与秦王算是素识,当初秦王灭赵,吾心里有怨,怨赵人不争,怨秦人攻赵,秦赵宿仇,故不愿入秦。
然,秦灭赵数年,赵境国泰民安,百姓能饱腹,确比之前赵时更为安泰。
秦王治下,匈奴难犯我神州寸土。至日前大王传声通告天下,吾连日思索,方决定入秦。
大王若愿用我,李牧当尽心竭力,绝无他念。”
李牧处事坦然,竟是见面就坦诚了这时候入秦的原因,目光平和,态度从容。
李牧是良将,统兵之才不在王翦之下,而今赵已亡国数年。
就像赵淮中日前宣告天下的初衷,从更高的层面看,秦赵,秦楚,秦魏之争,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