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比欧洲都严重。严格来说,城里的人其实不算斯拉夫人,而是作为征服者和统治者的“罗斯人”。城外农村的那些,才是被统治的“斯拉夫人”。
这年头,连英格兰,都不太讲究诺曼军士与本土不列颠军士的区别了。国王甚至有意提拔善战的不列颠士兵,制衡下层的诺曼贵族。但在东欧这边,就一直没有太大变化,而且看起来,还会一直这么延续下去的。
这些斯拉夫人,往往连盔甲都凑不出来。他们大多数都是被村社“选”出来的倒霉蛋,或者被公国雇佣的“自由人”盗匪,因此大公也不会在他们身上多花什么钱的。一些人会穿着自制的皮甲——如果工艺不太好,可能就是一块皮子。然后尽可能收集一些残破金属片,往身上硬塞。
他们的武器也很花里胡哨,因为也都是自备的。而且因为当地缺铁,基本上是有什么用什么,所以,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砍刀、镰刀、斧头,乃至绑在木棍上的匕首和铡刀刃之类的东西。
当然,指挥官们也不会指望这些人能有什么战斗力了。不管贵族军官,还是他们自己,都很明白,他们就是纯粹的炮灰。
不过,可能也是因为如此,这些乡村兵,对于自己和队友的定位,有非常清楚的认知,自己都不把自己的伤亡当回事。再加上数量十分庞大,因此,他们有时候反而意外地能抗,不会因为损失惨重,或者队伍被击溃,就慌张地逃离战场。
在这片大地,也一直不缺因为这种特性,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最后反败为胜的战例。从蒙古人,到条顿骑士团,到罗马人,都因为小瞧他们,吃过这种亏。
这次,可能是因为远道而来,带不了这么多炮灰;也可能是因为风格更“东欧”的立陶宛军队主力,目前东进打莫斯科去了。因此,他们的队伍,反而显得精干了不少。不过,那些城镇士兵,依然得有一两万人。仔细观察一下,可能比唐赛儿他们前几天侦查到的,还要更多。
这些人得到命令,就开始挖土干活。他们人多势众,不到一天时间,也在对面修成了一座巨大的营垒。
朱文奎等人连夜开会,讨论作战的方法。而这时候,之前那些意大利人,倒是找上了他们。
击败了当地贵族之后,意大利佣兵团护送财宝西进,到了一处纽伦堡商人开设的商栈,把一部分不好携带的战利品,卖给了他们。
纽伦堡是德意志地区的商业重镇,当地大商人手眼通天。他们的后台和保护伞,就是巴伐利亚公爵,以及西吉斯蒙德本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