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70年代,现在的九龙仓比起置地还差的很多,九龙仓被抢走,怡和损失不是很大,要是置地也没了,怡和恐怕就配不上四大洋行了。
对于置地这块肥肉,只要是华人,就没人不动心,哪怕有着高科技产业,但置地在香港的20栋左右大厦(现在有,21世纪没有这么多了),光是收租的费用,就能超过部分世界500强了。
不过这么大的肥肉,现在他还吃不下,需要继续等,等到80年代的地产危机爆发,也许会有自己的机会。
“那我们还需不需要继续收购置地股票?”许金宏问道,收购九龙仓之后,星河集团仍然还在利用自己及美的的资金在收购置地股票,不过速度很慢,慢到市场不太可能会发现异常,这是一场布局几年的并购,与当年九龙仓一样。
“继续,保持不被发现就行了,另外,将置地的股票准备好,我需要质押这部分股票。”陈志文想了想说道,现在已经年中了,离黄金价格开始飙升也没半年时间了,其他各方面的资金都已经开始回笼,除非是影响到未来战略计划的投资,如对掌机及家庭游戏机的研发投入,其他资金,都准备参与这一场饕殄盛宴了。
“质押?”许金宏说道:“陈生,一旦质押的话,我们持有置地股票的消息可能就瞒不住了,除非我们找海外的银行。”
“海外的银行,不一定会认置地的股票,就算认,也不会贷出很多资金。”陈志文说道:“我们可以找与怡和汇丰关系不太好的银行试试?”
“您是说渣打?”许金宏立刻知道是哪一家了。
“先安排与包船王的会面吧。”陈志文说道。
“好。”许金宏答应道。
希尔顿酒店的总统套房内,陈志文第一次在私下场合见到了包玉冈。
之所以是私下第一次,其实也是因为在一些公共场合,二人也见过,毕竟香港就这么大,港府、商会、或者一些华人富豪会经常性的组织聚会,算是缓解各方矛盾的一种方法。
包玉冈的主业,是海运,跟本土商业巨头矛盾不大,陈志文的主业其实也一样,虽然也有地产公司,不过香港能够配得上让他成为“有矛盾”的,也就那几家大型地产英资洋行了,目前的华人地产公司,暂时还算不上,再说,他也不怎么派人去参加港府的拍卖会,想有矛盾也难。
因此,他二人参加这类聚会还是比较少的,几年下来也就见过两次,但也因为生意上没什么交集,大家也只是商业互吹的认识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