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低下头。
“行了,这事就由你去负责,顺便把他们的家眷给送回去。”马超心累地坐下了,闭着眼按压自己鼓胀的太阳穴。
杨阜问:“送回原籍,还是送到陈仓城去?”
马超闭着眼揉太阳穴,平静地说:“为何送回原籍?其田宅已是公家所有,归刺史府掌管。回原籍你让他们住哪?”
杨阜会意,高兴地说:“属下明白了,这就去办!”
说着,杨阜一溜烟就跑了。
马腾也坐了下来,对马超说:“虽说此事杨阜做得过激了些,但毕竟拿到了世家的田宅人口,削弱了他们的实力。皇甫嵩和董卓惹了就惹了吧,反正十天之后大家都是仇家。”
马超点了点头,说:“皇甫嵩历来识大体,不会因为此事就开战的。但董卓不好说。不过董卓也就两万骑,终究太弱。”
马腾说:“那你派杨阜此时去皇甫嵩那里去,董卓不会逞凶吧?”
“不是还有皇甫嵩在吗?皇甫嵩毕竟是董卓的上司,他能保得杨阜的。”
正说着,杨阜又突然跑回来了,试探着说:“那主公、少主,答应给属下的刑曹掾、右军师可还算数?”
“算数!滚!”
“好嘞!”
………………………………………………
却说陈仓城这边,皇甫嵩正在召开会议,董卓、袁滂、周慎、鲍鸿等人都在。
坐在首席的皇甫嵩正捧着一卷竹简,认真地阅读。读罢,皇甫嵩脸上带着不屑的冷笑,随手把竹简抛在桌案上。
袁滂问:“车骑,难道是觉得杨彪此法不妥吗?”
皇甫嵩冷笑道:“杨彪自以为得计,却不知自己不过是郑国第二。疲秦之法何其荒谬,反而会助长马氏羽翼渐丰。可叹弘农杨氏有天下名门之美誉,仅次于汝南袁氏,却出了如此蠢才。”
周慎道:“末将却不同车骑之见。杨彪之疲秦法,力度和规模已然远超昔日郑国渠,非得让西凉九成百姓用于徭役不可。况且耗费巨大,马腾那点钱粮再多,恐怕也禁不住杨彪使用。应有很大的概率成功。”
鲍鸿也道:“对,等西凉人疲于奔命,自然就会怨恨马腾、马超。到那时,马氏失了人和,就是我等进军之机!”
皇甫嵩看董卓未说话,就道:“董仲颖,你怎么看?”
董卓虽与皇甫嵩不睦,但毕竟还是同事,也不好再伤和气。董卓道:“诸将说的都有道理,但却忽略了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