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腾寄予厚望,不论是兵甲,还是军粮,都有求必应。马腾自己也颇有统兵才能,将他的两万骑训练得十分精良。
故而马腾的两万铁骑是兵甲犀利,骁勇善战,而且还以富庶丰饶的扶风郡为后方,有朝廷的鼎力支持。马超得知马腾有如此实力后,大为欣喜。他认为以这样的实力足可以成就一番霸业,根本没有必要投降韩遂,成为人人唾弃的叛军、反贼。
于是马超一醒来后,就对马腾大加忽悠,劝马腾与韩遂对抗到底,不要投降凉州叛军。马腾只是稍微有些动摇。马超又给他定下了与韩遂争夺凉州、占据凉州以成霸业的方略。
马超学过历史,知道他这一世的父亲马腾本就是不安分的主,是乱世中的投机分子,之所以想投降韩遂,其实也是心怀着割据一方的心思。只要劝他与凉州叛军争夺凉州以成王业,马腾哪有不高兴的道理?
果然马腾听了马超的话就是一喜,但又顾忌韩遂太过强大,他麾下二十万骑都是久经战阵,骁勇善战。马超又不厌其烦地给马腾分析形势,说韩遂势大,投降了他只会屈居人下;而听从朝廷之命与韩遂对抗,赢了就能加官进爵,夺取城池;输了也可以退守三辅,等待朝廷的救援。
于是马腾便再无顾忌,听从了马超的劝说,诛杀韩遂派来的使节,并送使节的人头给远在金城的韩遂。
马超又知道马腾的智谋远远不如韩遂,所以就劝马腾将兵权给他。当然了,马超可不敢索要全军两万骑的兵权,只是索要了五千骑,并要来了马岱和庞德两员骁将。
马超分析了自己的情况,认为他面对兵精粮广的韩遂只有一种优势,那就是他的家世。伏波将军马援就是说出“马革裹尸还”这等豪言壮语的名将,他曾经大破羌人,平定西凉,神勇之姿一直让羌人铭记到现在。
羌人对马伏波的感情很是复杂,很像是一种斯德哥尔摩症(即被施暴者对施暴者产生一种依赖、迷恋、怜爱的情愫)。羌人一方面是打心底恐惧马伏波,又十分崇敬他,就像崇拜自己民族的英雄一样。
所以马伏波之后这个身份,是一种无形中的力量,一种比两万精骑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另外,马超的爷爷与羌女结合,生下了父亲马腾。也就是说,马腾身上有二分之一的羌人血统;马超也有四分之一的羌人血统。血统相近,带来的就是天然的亲近感。故而羌人都认为马腾和马超和他们是一家人。
伏波将军的血脉加上羌人血统,这就让扶风马氏在羌人中颇有威信;羌人对扶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