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李胡带领大量的部众以及牧民,弃元投晋,在洛阳之中,得到了李翔的亲自接见。
部众与牧民,数量加起来将近十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当然值得他重视。
同时,更加要把他树立成一个榜样。
这样的事情要是再来上几次,草原那边都不用怎么打了,自己就该崩溃了。
故而,这一次接见耶律李胡为首的一众耶律家之人,李翔叫齐了文武百官,场面表现的非常的隆重。
皇宫大殿之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满堂朱紫,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殿门之外。
“宣——归义侯耶律安,觐见!”
宦官尖细悠长的唱喏声穿透重重殿宇,回荡在巨大的广场上。
归义侯,这就是他给耶律李胡封赏的爵位,相比之下,耶律德光当年过来投奔的时候,待遇就差的远了。
毕竟,耶律德光虽也带了一批人过来,但也就那么几百人。
可是,这一位,又拉来了多少人?是真正能够直接动摇到元蒙的根本的。
早就已经等待多时的耶律李胡,带着一起随他归汉的耶律曷鲁、耶律释鲁、耶律修哥等人,在内侍的带领之下,依照早已演练多时的礼仪,深深叩首,声音洪亮而带着浓重的草原口音:
“臣,耶律李胡,蒙天子圣恩,感召教化,愿率部归义,永为汉臣,替陛下守北疆,御胡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要说耶律曷鲁、耶律释鲁、耶律修哥等人,一个个都是有才之人,当初由拓跋魏到了元蒙之后,忽必烈也是大为拉拢的。
尤其是作为智者的耶律曷鲁,甚至将其引为内臣。
只不过,奈何忽必烈死的太早了。
并且,他们这些人,有很多都已经征战半生了,已经是半头银发,不想再折腾下去了。
而现在的元蒙,内部太过于动荡了,故而,他们这才愿意跟随耶律李胡来投奔耶律德光。
御座之上,李翔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
他抬了抬手,声音清朗,向着拜倒在下面的一行人道,“归义侯平身。”
“汝兄耶律德光,早年归顺,屡立战功,已显朕怀柔四海之诚。”
“今卿深明大义,弃暗投明,举部来归,免边陲刀兵之祸,活十万生灵,此乃大功于国,大善於民,朕心甚慰!”
李翔的目光扫过又殿内群臣,声音提高了几分,清晰地开口说道,“草原纷乱,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