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魏也只是损失了一片草场,但至少军队的损失不大,被耶律修哥将军队都尽可能的带了回来。
可是,赫连勃勃败于史天泽之手,那损失就比较大了。
三万兵马,几乎都被史天泽给吃下了。
要知道,木华黎这一路,那可是纯骑兵部队,都没有打出这种战果。
反观史天泽,他这一路可是步骑混杂,可是却将赫连勃勃的三万骑兵一口气全部吃下了,几乎达成了全歼的成就。
甚至,赫连勃勃与王买德一起被擒。
史天泽这一路,以汉人与西域人为主,这些人因为在元蒙内部没有根基,因此,只能够紧紧的围绕在忽必烈的身边,是忽必烈的铁杆支持者。
而史天泽这一路,与杨岩一起降晋的汉人陈芝豹、燕文鸯,再加上晋军降将魏舒与郭崇韬二人,他们每一个的军事才能都不差。
西州与凉州一战,忽必烈再次看到了蒙古在野战与攻坚战之中的强弱差矩。
故而,他在这几年里,重用了史天泽、陈芝豹、燕文鸯、魏舒与郭崇韬一众汉人,并借由他们在中亚的成功将他们封侯,让他们得以在政治上可以和蒙古贵族抗衡。
从而,以一众汉人为主,加强蒙古对汉军的步军力量建设。
而这些人之中,燕文鸯、魏舒二人可都是步兵专精,再加上以汉人以及西域人为主的主要构成,让元蒙的步兵力量在这几年的时间内进步迅速。
时至今日,如今的元蒙,已经成为了一个当之无愧的大帝国,军队也不再是骑兵的一枝独秀,而是骑兵虽强,但各色兵种多元体系的发展。
但是,拓跋珪的御驾亲征,让拓跋魏军队士气大振,也算是暂时维持住了局势。
可也就在此时,玄烨也在拓跋魏的东部誓师出征。
拓跋魏的实力相比元蒙,本就差开了档次,而且还不止是简单的一个档次。
满清的国力虽然近些年下降了不少,已经开始不如拓跋魏了。但是,至少还没有差到和拓跋魏差开档次的程度。
故而,虽然拓跋珪从一开始都没有放松对于拓跋魏的警惕,可是,双线作战,却从一开始就直接陷入了困境。
如今拓跋魏的局势,相比十多年的幽秦,都要困难的多。
那个时候的幽秦,虽然也是双面作战,但至少,他和剩下两家国力上都相差不多,那是在一个水平线之上。
然而,拓跋魏可就不一样了,他们两线作战的其中一线,在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