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也看了中国男篮的世锦赛之旅,不得不说中国的足球和篮球走的完全是两条路,前者积极的往欧洲卖人赚钱+历练,但篮球这边不光不往外卖人,甚至还主动把天才藏了起来。
但这种不同实际上有各自的必然性,首先篮球在商业化上就远不如足球,卖人赚外汇的这条路毫无性价比。
八十年代,亚洲各国都在开展各自的商业化和职业化足球联赛,但篮球的商业化和职业化却处于远远落后的状态。
就像日本已经开始用高薪来吸引那些实力不足以旅欧的中国球员,但放眼全亚洲能高薪聘请外援的篮球联赛几乎没有。
此外职业篮球运动员和职业足球运动员的薪水也差了不少,即便是欧洲的篮球俱乐部,他们开出的薪水相比较足球也差了很多,关键人家很少请外援,基本都是以本国球员为主,所谓的外援也都是来自欧盟国家。
这让中国的篮球运动员除了NBA外,就没有可以淘金的地方了。
但NBA的竞争又太过激烈,而且在八十年代也一样没什么外援。
原本位面的八十年代,美国人瞧不上欧洲篮球,欧洲人则抵制美国篮球,苏联阵营的球员又因为政治原因无法交往。
这个位面也差不多,美国人一样瞧不起欧洲篮球,政治原因也依旧存在,中国球员反而得到了更多重视。
宋涛、宋英杰,还有张勇军,夏天就都参加了NBA选秀,名次最好的宋涛在第十八位被丹佛掘金选中,张勇军被华盛顿子弹在第21位选中,宋英杰被达拉斯小牛在第二轮第五顺位被选中。
原本张继先也收到了几家俱乐部的邀请,但八一队不希望一次卖出四名球员,最后没有允许张继先参加选秀。
但即便参加了选秀且被选中的这三人,他们也要等两年后,也即是奥运会之后才能前往各自的球队。
当然了,这三支NBA球队还要付出一定的买断费,否则两年后也得不到人。
吴杰上辈子对这种事深恶痛绝,但此时的他认为这个要求很合理,特别是这批球员完全由国家培养,只要不是在买断费上狮子大开口,那么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此外这些球员前往美国后的薪水,包括广告代言等收入,同样要上交50%。
这个要求合不合理?
吴杰觉得一样合理!
他们的足球学校、篮球学校、游泳学校,这几年都招收了不少由各地普通学校和私人推荐,甚至是通过海选录取的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