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球队盯上了。
印度球员却感觉到了一种被人无视的错觉,虽然上半场就被中国队灌了6个球,这怎么都不能说中国队不重视他们。
但是场上的印度球员却依然有种被人轻视,被人无视的感觉,因为这是他们最讨厌,也最敏感的一种感觉,绝不会弄错了。
这个倒也确实没错,因为这些中国球员确实没把他们当成对手。
今天与其说他们是在和印度队踢比赛,倒不如说他们是在为现场的欧洲球探踢比赛。
这对中国足球来说其实有些无奈,甚至有些悲哀,因为根本留不住人才。
但这也是历史阶段的必然,中国在走出计划经济后向钱看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科研人员如此,运动员也不例外,毕竟大家都要衣食住行,都要成家立室,越有本事的人对于这些的要求也就越高。
所以这种情况在三四十年内都无法避免,只有等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只有等国内有两只手数不过来的华为阿里腾讯,只有等中超联赛的收入达到五大联赛水平,那时自然可以轻易把人才都留在国内了,不然真以为人才们都愿意在国外遭受歧视嘛,如果有的选谁不想回国发挥一身本事啊!
但现在陈金刚和沈祥福在德乙联赛踢两三年的钱,对于大部分中国人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这种情况若不借助一些限制条款,比如禁止25岁以下的球员出国踢球,那国内联赛就根本办不起来。
而对印度队来说,今天确实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羞辱,因为中国球员不仅没有把他们当对手看待,都快不把他们当人看了。
当然了,并不会有多少人看出其中的真相,印度球员也只是有种被无视的感觉。酷录文学
最惨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弱鸡制造了足以迷惑欧洲球探的假象,算是间接为中国球员助了一攻。
下半场,张安红、卫兴华、李华筠、王东宁无疑是场上最耀眼的球员,但这都要感谢印度球员的伟大衬托,一如既往的保持了62年的水准。
这里拿张安红举例即可,他足以取代陈金刚的位置,但上限肯定不如柳海光,原因就在于对抗能力不足,爆发力和速度也不够快,这是一个把技能都点在敏捷和技术上的高中锋。
然而印度球员不这么想,他们见到张安红的身高就认为他是个战术中锋,于是派出了一位擅长防守高空球的高大后卫来做针对。
这个印度后卫身高同样超过一米九,体重超过90公斤,但并不强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