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在伯恩出生,年轻时移居维也纳。
作为欧洲的音乐圣城,维也纳是当时每一位音乐梦想者的精神归宿地。
“他拜师海顿门下了解古典风格,向莫扎特请教即兴演奏。”
“他和阿尔茨贝格学习对位法,和萨列里学习了作曲技巧。”
唐老爷子的每一个字都印在了王小虎的心头,哪怕在唐小星听来爷爷只是在为他们简单回顾一下贝多芬的早期经历。
“贝多芬风格的形成得益于早期的学习经历,但是他的脚步始终没有停下过。”
三孩点头,如果贝多芬停下脚步,也就没有后人为其评价“开浪漫主义先河”这一说法。
“当他在十九世纪初期开始创作交响曲时,第一部交响曲就得到了业内的认可。”
王小虎小声跟道:“C大调。”
唐老爷子:“C大调,其中颇具海顿和莫扎特作品的影子。”
“尽管在创作初期,贝多芬受到了莫扎特和海顿的影响,可他并没有局限于他们的风格。”
“到了第三英雄,他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从时长,从编制,刚才王小虎回答得非常清楚。”
王小虎闻言舔舔嘴,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唐老爷子:“而到了第五部,c小调命运,他创造出了一个史诗级的构思。”
唐小星:“命运动机。”
唐老爷子:“这个动机是他在第三英雄所确立的英雄形象的进一步发展。”
说着唐老爷子重新翻开了椅子上的谱子,“从形式上来说,它比英雄更加集中紧凑,也更加统一。”
“可以说命运是贝多芬所有交响作品中发展逻辑最为清晰的作品之一。”
“这一点我们能够从谱面上清晰地看到。”
两个小女生点点头。
“站在今天来看,这部充满愤怒与抗争的作品无疑是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可是在贝多芬的时代,这部作品却呈两极化反应。”
“当时没有人能对这首作品保持中立。”
“狂热推崇,或是极度厌恶。”
王小虎眉头微微一皱,心想这么伟大的作品也会有人不喜欢吗?
唐老爷子笑了笑:“当时很多乐评人,包括音乐家,认为贝多芬的这部作品已经超越了当时的音乐极限。”
听到后面这句,王小虎马上get到了那些极度厌恶的由来,因为贝多芬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