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里气氛略显的诡异,鲜血从李林甫的脖子处汩汩流出,腥味混杂着骚味弥漫在了大殿上,然而这样的一副场景,群臣居然没有一点的胆缩,纷纷仰着头,目光炙热的望着一脸鲜血的天子。
回来了!都回来了!
我们的三郎!他回来了吗?!
张九龄朝着李隆基深深鞠了一躬,摆手让内侍过来清理。
“还不错,朕告诉你,我会一直监督的!”李世民淡淡道。
“祖宗放心,孙儿一定以史为鉴,向您学习的。”
李隆基挤出一抹微笑讨好道。
只是他脸本来就肿着,又溅上了血,这会宫人还没为他擦拭,这一幕怎么看怎么滑稽。
「但唐玄宗选择听信了杨国忠的话,派使者催促哥舒翰出兵,一个使者接着一个,哥舒翰被逼得没有办法。」
「天宝十五载六月四日,哥舒翰率军大哭着率军出了潼关,结果在灵宝西原遭遇了叛军埋伏,河西系几乎全军、北庭系全军、半个安西系军队,总计二十余万人几乎全军覆没,仅剩八千人生还。」
「潼关失守。」
天幕上画面切换,原本占据了优势的潼关守军,在长安一道道金牌的催促下,不得不开始进攻。
画面犹如一幅史诗长卷,将讲到的战争全过程深入又详细的进行描绘。
叛军的埋伏,唐军的英勇抵抗,军令的混乱,惨烈的屠杀,那昏无天日的战争场景看得各朝的观众为之震动,为之揪心不已。
战场上到处都是厮杀声、呐喊声,战场外更是千家万户的嚎哭声!
各朝时空的百姓们看得心底揪疼,明明哥舒翰知道自己的状态不足以指挥大军,只能守城避战。
大唐的将帅们也知道要守好长安,他们才能放开手脚。
就连叛军都知道,哥舒翰虽然不能战但守城足矣。
为什么那皇帝就是不知道?
人们眼见着一道道金牌自长安而来,逼着不断咳血的哥舒翰出战,他们仿佛已经见到了宰相杨国忠在长安豪华的府邸里得意的窃笑。
他以为搞死了哥舒翰,自己就能平安苟活了吗?
观众们泫然垂泪,心底愈发的悲楚。
曾几何时,他们也曾在天幕里看到过这样的画面。
那一日,岳元帅即将收复开封府,还于旧都,却被来自临安行在的一道道金牌紧急召回。
太阳底下无鲜事!
人类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