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怎么来了?还停在宋老爹家门口。
张远宗视线看向头发略显花白的宋老爹,连忙上前将人扶起来,“宋老丈不必多礼,本官今日是过来道喜的。”
宋老爹一家愣住,完全不知发生了何事。
道喜?道什么喜?
不是没考上吗?连初试都没过。
将人迎进屋里坐下,地面不平,导致张远宗坐在椅子上官帽微斜,身体不敢完全往后靠。
他咧开嘴笑着说道:“宋姑娘想出在寒冬腊月建造大棚,在里面种菜,并将反季节种植方法无偿献给朝廷,皇上特封她为灵慧乡君,这是我们西宁城的荣誉。”
“能培养出这样一位德才兼备,忠于朝廷的的好孙女,都是您教导有方……”
面对张远宗滔滔不绝的夸赞,或坐或站在堂屋里的众人已经变成了一个不知道作何反应的呆瓜。
刚走到门口的宋二郎夫妇呆呆地站在原地,灵魂已经飞出天外。
乡君?说的是谁?宋今昭吗?
宋家年龄最大的姑娘就只有宋今昭,除了她,他们也想不到别人。
宋老爹说话时嘴巴颤抖,连带着脸上松弛的皮肤都在上下晃悠。
“县令大人,您说的是我大孙女今昭吗?”
张远宗高兴地点头,“除了宋今昭,天下又有哪个平民女子能做到,蒙皇上隆恩,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西宁城能出一位乡君,张远宗不仅脸上有光,更是他的功绩。
加上前年第一个建造水车,努努力,他这个县令的位置明年就能动一动了。
宋二婶双腿发软,扑腾一声跪在地上。
张远宗好奇地看向门口,宋老爹连忙解释:“这是我家二郎,他们住在别处,刚赶过来。”
缓过神的宋大郎火速眼神示意宋二郎把人扶起来。
夫妻二人颤颤巍巍地跨过门槛贴墙站着,胸口震荡不平,活像发海啸似的。
乡君,宋今昭这是当官了?
她一个姑娘,怎么可能!
张远宗在宋家老屋坐了近两刻钟,从宋今昭小时候聊到她爹娘过世,全程都在夸奖,就连她死去的爹娘都快被吹捧上天了。
直到放下贺礼,张远宗的仪仗离开,宋家等人都还没完全缓过神。
宋大郎声音结结巴巴,卡壳询问:“乡君是多大的官?”
没人回答,也没人知道。
宋老爹刚坐下喝碗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